2011年一季度服企盈利空間減小部分訂單流失
去年以來,針對我國升值、國際環境動蕩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行業持續穩定增長的難度有所增加。
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行業生產和出口平穩增長,3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全面回升。
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2011年3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快報》顯示:今年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迅速回升,達165.7億美元,同比增長50.6%,環比增長58.7%。其中紡織品出口78.98億美元,同比增長56.4%,環比增長96.2%;服裝出口86.7億美元,同比增長45.6%,環比增長35.2%。
1~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486.3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其中紡織品出口201.7億美元,增長32.7%;服裝出口284.6億美元,增長18.4%。專家預測,在棉價高位運行、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國際環境動蕩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行業出口持續穩定增長的難度有所增加。
歐美和東盟等主要出口市場增速回落
西方國家消費復蘇形勢帶動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好轉,雖然短期內受到春節、國際政治局勢、原料成本上漲以及日本地震帶來的影響會有所波動,但行業專家認為,全年出口形勢是樂觀的。
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二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328.54億美元,同比增長13.40%,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5.67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130.63億美元,同比增長19.96%,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9.12個百分點;服裝出口197.91億美元,同比增長9.45%,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4.26個百分點。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專家分析,從出口市場來看,今年一二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出口額為48.11億美元,同比僅增長5.06%,增速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8.47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額為76.39億美元,同比增長11.6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18.61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額為36.28億美元,同比增長17.06%,增速較去年同期增加16個百分點。究其原因是前兩年日本經濟恢復較其他國家和地區有所放緩,此數據是日本地震前的出口統計數據。
行業專家認為,日本震災會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全球經濟復蘇步伐,但從目前掌握的數字看來,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影響尚未顯現。短期內,日本地震及海嘯災害將使海路運輸受阻,進而影響紡織業訂單交付或導致訂單暫時性推遲。但長遠評估日本災后重建,對紡織品特別是產業用紡織品會有急切需求,中國紡織品出口日本也會逐步回升,預計全年對日本出口影響不大。
此外,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絕對數有所增加,但增幅回落較大。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東盟出口22.60億美元,同比增長19.81%,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54.2個百分點。去年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的第一年,受此影響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較快,今年將會趨于正常。
行業專家特別說明,由于春節長假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紡織品服裝每年1月和2月的出口數據不太穩定,不能據此判斷全年的走勢,由于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將繼續上漲,今年行業成本壓力仍然很大。{page_break}
一季度不是貿易摩擦高發期
去年以來,針對我國紡服產品發起的貿易救濟案件仍然較多,“召回”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對我主要貿易摩擦形式。
泉州格林服裝有限公司富奕勤副總經理說:“公司主要出口兒童服裝,出口市場是歐洲、中東等地區,歐洲等國家歷來對兒童服裝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技術性貿易壁壘不斷出現。其中某些要求很苛刻,企業也很無奈,未來的前景很難預測。”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的姚蘭介紹,從目前掌握的數字來看,今年以來,歐盟RAPEX系統對全球范圍內的各類產品召回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產品的召回也相應大幅減少,同比減少88.5%。一方面是同期中國出口歐盟產品有所減少;另一方面是歐盟將更多的目光轉向了主要出口競爭對手國,如越南、孟加拉國等。美國方面,一季度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召回通報也同比減少35.71%。
姚蘭說:“雖然從前三個月的數字來看,針對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召回案件和貿易保護主義案件有所減少,但相關企業絕不能掉以輕心。從以往的歷史數據可以看出,每年的一季度不是貿易摩擦發生的高發時期,貿易摩擦往往是在后半年才開始發力,出口企業應提高產品安全意識。”
行業專家特別提示,廣大企業應提高產品安全意識,加強相關人員對國內、國際標準的培訓,加快技術進步步伐,加大研發投入,從源頭上確保產品質檢,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要加強企業快速反應機制,善于利用國際條例和法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關政府機關和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主導職能,通過加強對西方國家貿易保護政策、法規及技術性貿易壁壘、標準等的研究,為企業做好信息咨詢、培訓等工作,確保對國外貿易保護措施的快速反應。此外,應建立和完善產品標準體系,加快我國標準與國際接軌的步伐。{page_break}
企業盈利空間受擠壓部分訂單流失
去年一直困擾行業發展的原料價格上漲問題在今年一季度仍未緩解,尤其是棉花價格上漲依然較快,并且在其影響和帶動下,滌綸短纖價格也上漲明顯。
由于價格傳導有一定滯后性,產品價格難以同步上漲,企業利潤不斷下降,部分中小企業僅能維持生存。部分企業存在招工難且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人才匱乏將制約紡織企業健康發展。
此外,由于我國土地、生產原料、勞動力等綜合成本不斷上升,越南、印度、孟加拉國等周邊國家的成本優勢得以體現,部分歐美服裝訂單開始向周邊新興紡織工業區轉移。在對部分紡服出口企業的采訪中,這些困難顯得格外突出。
青島益佳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劉惟剛說:“今年年初棉花漲價,服裝生產成本提高很多,尤其體現在原料和人工成本兩方面。生產成本提高,但客戶不同意提價。現在,招工面臨困難,工人的工資比去年提高了百分之十幾,平均達到1500~1800元/月。
我們的主要客戶集中在歐盟一些國家,國外客戶也感受到了生產成本的提高,訂單漸少。從今年年初到現在,訂單數量比去年下降了不少,出貨量下降了10%~20%。”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的部門負責人曲偉華也反映:“去年,工人的工資漲了20%,平均達到1800元一個月。今年還準備上調工資,估計還要上漲20%,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留住工人。生產成本上,水、電、氣價格都在增加,棉花的價格也漲得離譜,這兩方面對公司影響很大。”曲偉華對未來前景比較悲觀,他介紹,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美等國家,現在部分訂單已經轉到印度去了,流失情況很嚴重,和去年一季度比,今年的訂單情況不好。“今年公司的用工成本增加,棉紗漲價,人民幣升值,這三大困難是公司目前最嚴重的難題。”泉州格林服裝有限公司富奕勤副總經理表示,今年以來工價比原來漲了30%,單是工人的工資來講都會有20%~30%的提升,大概漲了200~300元,公司的訂單也有流失的現象,主要流向越南、孟加拉國、印度等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