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 出口接單“小步慢跑”
今年前四個月,我市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量呈現下滑趨勢。昨日,記者從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4月,該局共檢驗出口紡織服裝6350批,貨值1.813億美元,出口批次同比下降20.6%,貨值同比上漲6.8%。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受成本壓力影響,泉州大多數紡織服裝企業提高了產品報價,受報價提高沖擊,部分國外采購商下單量有所減少。棉花等生產原料價格急劇波動,也導致部分紡織服裝企業“謝絕”長周期訂單,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近一階段我市紡織服裝企業的接單步伐有所放緩。
新報價難被接受 接單量小幅下滑
“去年已經提過一輪價,因此今年要說服老客戶接受再次提高的價格,難度比去年大很多。”從廣交會參展歸來的大森制衣外貿部相關負責人頗為郁悶,“今年參加廣交會的多是一些老客戶,到會的新客商較少,有些老客戶一開口就要求按照去年的報價下訂單,被拒絕后,就表示短期內還不能接受新的報價,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
雖然今年產品的報價提高四成左右,但石獅一內衣有限公司的吳先生還是憂心忡忡:“產品報價提高,只是緩解了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事實上企業的利潤并沒有大幅提高,受報價提高影響,今年前四個月公司訂單量下降約16%。”
對于紡織服裝企業接單量下滑的情況,泉州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分析,泉州的紡織服裝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市場,去年歐美經濟逐漸好轉,當地采購商紛紛下單補庫存,從而導致紡織服裝企業訂單飽和。而今年一些采購商考慮到歐美市場的消費能力還未完全恢復,去年補的庫存也未消化完畢,下單時比去年更為謹慎。還有一部分歐美客商考慮到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價格優勢在逐漸消失,開始向孟加拉國、越南等地區轉移少量的訂單。
此外,華飛制衣、聯邦三禾、旺仔服飾等多家從事紡織服裝出口的企業對業內關于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下調的傳言均表示了擔憂,“目前紡織服裝利潤為4%—6%,出口利潤已經很微薄,如果出口退稅率突然調整,目前接的一些海外訂單將損失慘重。”
不再血拼中低端 大力發展自主品牌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盡管泉州是傳統的紡織服裝出口基地,但目前所出口的產品,在全球中高端紡織服裝市場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在人民幣持續升值、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下,貼牌和代工企業的利潤空間正不斷被蠶食和擠壓,對泉州的紡織服裝企業而言,只有加快產品升級,走自主品牌路線,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發展空間。
在今年這輪提價潮中,擁有自主品牌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議價能力更強。今年石獅蒙荻秋公司將自主品牌的休閑褲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產品報價達到25美元/條,超出行業中內銷訂單出廠均價的1倍多。而雷馬(中國)有限公司今年經營的兩個自主品牌和ODM產品,提價20%左右。由于企業設計的產品風格受到客戶青睞,新報價被大多數歐洲客商所接受。{page_break}
除發展自主品牌外,紡織服裝企業還可以通過創新生產工藝、研發新材料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如蓋奇推出的冷轉移印花技術以印代染,在減少染色環節的同時,還節省大量能耗,較好地解決了染料印花環保和清潔生產問題。石獅健健集團的大繡花技術使普通的籃球服、棒球服附加值上升,產品平均單價得到提高。而宏遠這家原本以棉紡織品為主要產品的企業,則加快了竹纖維、混合棉紡品的研發力度,大幅降低中低端產品的生產占比,使出口產品單價上升超過2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