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鍍金失敗 龍川金礦擬注入資產估價35億元
中國服裝股份有限公司(00092.SZ,以下稱“中服”)“鍍金”失敗。
7月5日,中服發出公告,稱與廣西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川金礦”)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中止。據公告內容,中止原因是“鑒于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比較復雜,標的資產涉及面較廣,相關溝通論證工作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因此,龍川金礦決定中止與我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并函告了我公司”。
公告一出,7月6日中服復牌,從開盤直到交易日結束都是跌停狀態,股價從13.89元跌到12.5元。在停牌前的兩個月,中服股價最高時為5月20日,當天股價達15.64元,停牌時價格為14.87元。
5月31日,中服發出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公告稱將在6月30日復牌。
而6月30日的一條公告又將復牌日期延后一個月,稱各方正在對重組方案進行溝通進行論證,延期至7月29日復牌。
“我們收到了對方的中止重組的函,稱論證工作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個公司的股東結構比較復雜,而且下轄資源礦也很多,在幾個省市都有礦產,時間上緊張吧!”中服股份證券事務代表張卉表示。
“在7月29日之前,根本不可能按照要求完成相關論證。我們在廣西、山東、河北等地有十來個金礦,一個多月做這么多財務報表、地質報告、勘察報告等等。我們實在做不出來,所以我們決定中止重組,讓中服復牌吧!”龍川金礦一位楊姓執行董事解釋。
其實,龍川金礦作為重組方,按照楊的表述,龍川金礦目前在多省市全資擁有十多個金礦,品位較高。金儲量上百噸。廣西百色市右江區國土資源局稱,龍川金礦前身是右江區的黃金公司,在2006年將礦權轉給龍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
右江區國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龍川金礦雖然在整個百色市并不是最大的金礦,每年只有3萬噸的規模,但是礦品位非常高,“屬于自己在家就能提煉的礦石。”該負責人表示。“但由于當地的原因和其他勘察報告等原因,龍川金礦并沒有正常開采,目前還是很小規模。”
“我們給出的估值是35億元。雙方都沒有異議。”楊姓執行董事表示。而根據中服2010年報,2010年公司總資產為12.97億元,營業收入20.39億元。
按照公告顯示,中服股份與龍川金礦籌劃的重組是通過資產置換并發行股份來購買資產。如果按停牌當天14.78元的股價,楊粗略估計會有中服60%的股份。“但我們最后也沒談協議價,畢竟我們在規定的時間準備不出要求的資料。”
或者準備不出資料只是龍川中止重組原因之一。對龍川金礦來說,拋繡球的不止中服一家。有消息稱,“很多家都有過接觸,包括辰州礦業。”楊表示。“但我們選擇中服是考慮它是央企,會更加規范一些。”
中服未來猜想
“從開始接觸到決定談合作,股價翻了一倍左右。”
中服央企身份讓龍川金礦將繡球拋過來。但卻“有緣無分”。
從2010年7月開始,中服股價從5元左右振蕩上升至最高15.64元。
據楊透露,中服與龍川金礦的接觸時,股價是在7元左右。“其實那個時候的價格還是比較合適的,而現在十幾元的股價壓力大些。從開始接觸到決定談合作,股價翻了一倍左右。”
或是看好中服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走勢, 4月19日和5月19日,中服發布股東減持公告。其第四大股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與公司第二大股東西泉投資減持股份,長城資產從占股4.46%減持到3.39%;西泉則從去年下半年來數次減持,從占股15.04%到現在的5.05%。
中服在2008年和2009年一直虧損,虧損額達9638.6萬元。直到2010年才實現扭虧,摘掉了*ST的帽子,從今年4月12日起,將*ST中服更名為“中國服裝”。
中服“翻身”著實不易。重組傳說一直繼續。
從2009年就開始不斷傳出重組消息,隨后被否認;但2010年4月的股權轉移又一次引發了重組的猜想。當時還是*ST中服的控股方漢帛公司將持有的3882.3萬股(占總股本15.04%)股份轉給深圳市西泉泛東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西泉”),作價2.133億元。西泉成為中服第二大股東,而*ST中服母公司原來第二大股東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天”)持有19.23%股權,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一系列的資產與股權轉讓,這讓中服的重組消息更加可靠。
直到5月30日,中服最終將重組消息坐實,然而與龍川金礦的“有緣無分”再一次將重組推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