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層加價 服裝價格“虛火”燒到誰?
眼下如氣溫一樣“高燒不退”的是物價。市場對于6月CPI漲幅突破6%的預期高漲,而普通老百姓更切實的感受是什么都在漲、漲、漲!
在北京平民“時尚地標”之一的西單,專柜林立的大悅城里,放眼望去一件普通的T恤動輒兩三百元,一件品牌連衣裙打完折之后還要五六百元,甚至在主打平價“快時尚”的優衣庫、H&M里,去年99元能買到一條褲子,而今年最便宜的一款也要149元,漲幅接近50%。而在“淘貨一族”喜歡的西單明珠、華威,往年40~50元就能拿下的衣服,今年砍到70元老板就搖頭了。
然而,在1000多公里外的中國紡織重鎮無錫、杭州,不少服裝生產企業卻并沒有因此而大發一筆。一位在服裝業摸爬滾打了多年的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大概有30%的中小企業只能維持微利,能實現盈利的最多也就20%,主要是品牌企業。
價格虛火
但王保奎告訴記者,這次是他2008年以來第一次上調價格。
王經營的服裝公司生產的自有品牌騰冠襯衫主要通過超市銷售。一件成本大約80元的襯衫,在超市里的標價是120~130元左右。和去年相比,今年每件襯衫價格上調了15元左右,漲幅在15%左右。但說起利潤,他表示盡管銷量有所增加,和去年相比利潤卻沒有什么變化,現在勉強維持在6%左右。可今年以來,僅工人工資的漲幅就達20% 。
“我們零售商看起來利潤最大,其實商場才是最終的贏家。”上述銷售主管表示,為了保持人氣,商場經常要舉辦促銷、減價活動,這些折扣都要零售商買單,不把價格標高一些,利潤率直會接受愛影響。據她透露,目前標價的慣性上漲幅度在30%左右。
形勢迫漲、慣性追漲,一張價簽背后是多重因素構成的價格虛火。
中小企業生死關
價格漲上去了,那消費者買賬嗎?
以服裝消費重鎮上海為例。據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5月上海十大商場服裝大類商品共銷售96.5萬件(套),同比下降28.6%。其中占據銷售份額約1/3的女裝2011年5月末累計銷售量為195.2萬件(套),同比減少8.8萬件(套),同比下降4.3%,但是銷售額9.93億元,同比增長21.1%;平均銷售價格為508.5元/件(套),同比增長26.5%。{page_break}
顯然,有品牌服飾公司從這輪價格上漲中嘗到了實際的甜頭。
在保定,一位給美特斯邦威做服裝加工的經營者表示,這類品牌服裝對生產企業有很大的議價能力。今年零售價格普遍上漲10%~30%,但是他們付給生產商的加工費用并沒有相應的增加,在生產環節的費用上漲基本上要靠生產企業自己來消化。“他們有品牌,在服裝業品牌決定價值。所以他們在銷售環節能夠幾倍甚至十幾倍加價銷售,這樣的企業才是真正從這輪價格上漲的行情中獲利的。”他說。
面對商場里的“高物價”,不少精明的消費者選擇轉投網絡消費。
這個趨勢從網絡服裝銷售的火爆數據中可以得到印證。淘寶網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女裝排在交易份額的第一位,占比達到了10%以上。男裝、女鞋也在10名以內。而2010年,在淘寶網上成交的女裝份額已經達到了383億元。而包括麥考林、夢芭莎在內專門做服裝網站的更是受到熱捧。前者在美國上市,后者也拿到了8位數的風投。
“如果不講究牌子的話,幾十元一條的連衣裙并不少見,如果不講究當季的話,一些品牌服裝也能以3~4折的價格買到。”消費者唐媛說。
眼下如氣溫一樣“高燒不退”的是物價。市場對于6月CPI漲幅突破6%的預期高漲,而普通老百姓更切實的感受是什么都在漲、漲、漲!
在北京平民“時尚地標”之一的西單,專柜林立的大悅城里,放眼望去一件普通的T恤動輒兩三百元,一件品牌連衣裙打完折之后還要五六百元,甚至在主打平價“快時尚”的優衣庫、H&M里,去年99元能買到一條褲子,而今年最便宜的一款也要149元,漲幅接近50%。而在“淘貨一族”喜歡的西單明珠、華威,往年40~50元就能拿下的衣服,今年砍到70元老板就搖頭了。
然而,在1000多公里外的中國紡織重鎮無錫、杭州,不少服裝生產企業卻并沒有因此而大發一筆。一位在服裝業摸爬滾打了多年的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大概有30%的中小企業只能維持微利,能實現盈利的最多也就20%,主要是品牌企業。
價格虛火
但王保奎告訴記者,這次是他2008年以來第一次上調價格。{page_break}
王經營的服裝公司生產的自有品牌騰冠襯衫主要通過超市銷售。一件成本大約80元的襯衫,在超市里的標價是120~130元左右。和去年相比,今年每件襯衫價格上調了15元左右,漲幅在15%左右。但說起利潤,他表示盡管銷量有所增加,和去年相比利潤卻沒有什么變化,現在勉強維持在6%左右。可今年以來,僅工人工資的漲幅就達20% 。
“我們零售商看起來利潤最大,其實商場才是最終的贏家。”上述銷售主管表示,為了保持人氣,商場經常要舉辦促銷、減價活動,這些折扣都要零售商買單,不把價格標高一些,利潤率直會接受愛影響。據她透露,目前標價的慣性上漲幅度在30%左右。
形勢迫漲、慣性追漲,一張價簽背后是多重因素構成的價格虛火。
中小企業生死關
價格漲上去了,那消費者買賬嗎?
以服裝消費重鎮上海為例。據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5月上海十大商場服裝大類商品共銷售96.5萬件(套),同比下降28.6%。其中占據銷售份額約1/3的女裝2011年5月末累計銷售量為195.2萬件(套),同比減少8.8萬件(套),同比下降4.3%,但是銷售額9.93億元,同比增長21.1%;平均銷售價格為508.5元/件(套),同比增長26.5%。
顯然,有品牌服飾公司從這輪價格上漲中嘗到了實際的甜頭。
在保定,一位給美特斯邦威做服裝加工的經營者表示,這類品牌服裝對生產企業有很大的議價能力。今年零售價格普遍上漲10%~30%,但是他們付給生產商的加工費用并沒有相應的增加,在生產環節的費用上漲基本上要靠生產企業自己來消化。“他們有品牌,在服裝業品牌決定價值。所以他們在銷售環節能夠幾倍甚至十幾倍加價銷售,這樣的企業才是真正從這輪價格上漲的行情中獲利的。”他說。
面對商場里的“高物價”,不少精明的消費者選擇轉投網絡消費。
這個趨勢從網絡服裝銷售的火爆數據中可以得到印證。淘寶網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女裝排在交易份額的第一位,占比達到了10%以上。男裝、女鞋也在10名以內。而2010年,在淘寶網上成交的女裝份額已經達到了383億元。而包括麥考林、夢芭莎在內專門做服裝網站的更是受到熱捧。前者在美國上市,后者也拿到了8位數的風投。
“如果不講究牌子的話,幾十元一條的連衣裙并不少見,如果不講究當季的話,一些品牌服裝也能以3~4折的價格買到。”消費者唐媛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