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間借貸引發企業債務危機現場見聞
一批行業“排頭兵”為何接連倒下?——溫州民間借貸引發企業債務危機現場見聞。
當溫州企業家跳樓、逃跑,企業倒閉這些敏感詞匯頻頻刺激眼球的時候,人們發現,素有“經濟風向標”之稱的溫州,在此次“民間借貸風波”中倒下的企業不僅有產能落后的中小企業,也有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排頭兵”企業,其中一些企業直至“出事”前仍在正常生產。
是什么導致了這些“明星企業”“先進企業”接連倒下?在一片質疑聲中,“溫州經濟”該何去何從?
“昨天生產線還在轉,轉眼就人去樓空了”
記者9月29日在溫州正德利鞋業總部看到,相較于周圍鞋廠的明亮燈光,正德利的幾幢大樓已是一片灰暗,倉庫、車間和操場上的成品鞋和半成品鞋都已經被貼了封條。幾個保安坐在大門前的小板凳上,偶爾還可以看見幾個工人進出。
見到正德利鞋業員工余樟生的時候,他正忙著打電話為自己找“下家”。“昨天生產線還在轉,轉眼就人去樓空了。我們等到明天拿了工資,也要另找出路去了。”他說。
溫州正德利鞋業已有10余年歷史,旗下包括正德利、青春秀、柏芝公主、美人魚四個品牌,共有四個廠區,占地面積上萬平方米,約有950名工人,其董事長沈奎正9月27日在家中跳樓身亡。
正德利鞋業旗下的左右鞋業營銷部常務副總經理孫玉華說:“我們4個品牌不但品牌效應好、客戶固定、生產正常、訂單充足,即使在董事長去世以后我們的管理層和工人都想把企業撐下去。直到昨天生產還在繼續,但是銀行把資金凍結了,我們沒法付款給供應商,今天生產被迫停止了。”
孫玉華的說法得到了正德利鞋業其他員工的認同。原正德利鞋業裁斷車間主任劉洪領說,光正德利這一個品牌,旺季的訂單每月就超過10萬雙,在全國多數地區級城市都有銷售網點。正德利鞋業財務總監林相珠也告訴記者,直到沈奎正出事那天,企業賬面上的情況還是正常的。
據了解,截至目前,溫州市至少已有80多家企業老板逃跑、企業倒閉。其中9月份就發生26起。9月22日以來,溫州市發生3起因債務危機后老板被逼上絕路而跳樓自殺事件,造成2死1傷的惡果。與正德利鞋業一樣,在最近老板出逃或者跳樓的一批溫州企業中,一部分企業在老板出事前生產正常、運營有序,其中不少還是行業的“排頭兵”甚至是溫州的“明星企業”。
浙江信泰集團是溫州甌海區的重點骨干企業和納稅大戶,企業擁有國內眼鏡行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去年產值達2.7億元,是溫州眼鏡行業里的“龍頭老大”。9月22日,該集團董事長胡福林逃跑。
記者9月29日專程趕到位于溫州甌海區中央大道的信泰集團采訪。這家廠區占地120畝的企業,短短一周時間,已經人去樓空。數十名公安民警和協警牢牢把住了大門,嚴禁任何外來人員進入廠區。而在同樣因為老板出逃而被迫停產的溫州綜藝鞋業一樓辦公大廳,記者看到,這個企業墻上掛滿了“明星企業”“中國鞋都重點企業”“全國質量信得過企業”“先進企業”等多種榮譽獎牌。{page_break}
“民間借貸只是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提起老板沈奎正的死亡,孫玉華禁不住淚眼婆娑:“老板為人好,對員工也好,要不是高利貸步步緊逼,他不會走上這條路的。”
據了解,今年以來,溫州民間借貸空前活躍,上半年累計發生民間借貸485.5億元,民間借貸成為當前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之一。當地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持續上揚,月息高達3-5分,個別甚至達6分至1毛。民間借貸的瘋狂從今年上半年糾紛就高達7000多起也可見一斑。
綜藝鞋業皮革供應商、君遠貿易公司老板金亨擘說:“現在高利貸利滾利,年利息高達60%,但是企業利潤也就是3%到5%,別說把制造業逼進了死胡同,即使是高利潤的房地產行業也扛不住啊。”
記者在溫州當地知名論壇“703804”看到,有網民這樣評價現在的溫州經濟:“高利貸毒害下的溫州經濟就像一個靠喝自己鮮血解渴的病人。”但為何這么多企業還是選擇了“飲鴆止渴”?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民間借貸有著生存的客觀環境,超過半數的中小企業得不到金融機構的足夠支持,只能被迫向民間借貸,刺激了民間借貸的發展,使其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些溫州中小企業主告訴記者,在宏觀調控、流動性收緊的大背景下,銀行為了保持利潤上漲提高企業貸款利率,并出現扣留部分貸款作為“存款”轉貸給其他企業的現象,延長了還與貸之間的間隔,甚至“還而不貸”,導致企業被迫利用高利貸過渡并陷入危機。
“銀行寧可把錢借給一直在虧損的央企也不借給我們,企業老板又不是傻子,如果銀行能貸到款,誰愿意去找高利貸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皮革廠老板說。
周德文說,現在部分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就是去年產業空心化延續到現在的集中爆發,而產業空心化具體表現為大量資本逃離實業,大量企業外遷。同時也與溫州企業“老舊模式”密切相關。溫州大量企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經濟增長方式落后,一直延續傳統的薄利多銷觀念。溫州僅僅是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處于產業鏈最低端,缺乏增長后勁。
此外,記者了解到,部分“排頭兵”企業的消亡也與企業決策者把生產戰線拉得太長有關。2010年溫州市金融辦對324家企業的調查顯示,2008年被調查企業進行主營業務以外的投資有119家,2009年增加到138家,2010年一季度達到163家。2008年以后,信泰集團“轉型升級”,將大量的流動資金投向了光伏產業;而正德利鞋業集團也將流動資金大筆投向土地和房產購置上。
“要相信溫州有力量抵御這次風險”
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也讓其上下游企業備受困擾。“鞋廠老板一跑讓我們怎么辦?我們也要發工資、要向我們的原料供應商拿貨,現在溫州企業信譽受到重創,拿貨只能用現金,不但錢拿不回來,生意還越來越難做了。”溫州新盈鞋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長康說。
周德文表示,這不僅是溫州部分企業的問題,如果不加以制止,將會愈演愈烈并快速蔓延。“政府和銀行在這個緊要關頭必須出手相救,同時企業自己也要有信心,因為溫州企業的基本面還是好的,絕大部分企業仍然在正常運行。大家都要相信溫州有力量抵御這次風險。”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謝榕芳說,應對此次危機,首先需要銀行支持:一是降低利率,二是不要抽資。他強調,銀行要改變觀念,救企業,也是救銀行自己。“只考慮利率增高一點,到時候連本錢都沒有了,呆壞賬不更高嗎?”{page_break}
周德文建議,民間借貸有客觀存在的必要,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對于民間借貸只能疏導而不是封堵。“如果把民間借貸一棍子打死,會加速剩余中小企業的死亡。中國應該盡快促使民間借貸合法化,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小型的銀行和貸款公司,同時控制合理利率。當然對惡意催債應該嚴厲打擊。”
記者了解到,面對當前嚴峻的金融形勢,溫州市委、市政府建立了綜合協調機制和專項工作小組,部署強化措施,多措并舉。充分運用行政、金融、法律等手段,迅速開展風險排查活動;出臺政策措施,加大資金保障、企業幫扶、司法調解、風險預警、倒閉企業善后處置等工作力度;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和惡意欠薪等違法行為;同時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強誠信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