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需在原有縱向產業鏈上持續實行專業性分工
最近一兩年來,中國服裝企業面臨的內外經濟環境壓力非常之大。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到最近的歐美債務危機等都加劇了市場的壓力,外需在萎縮,不確定因素增多,影響到中國外貿企業的訂單接受。國內,在2008全球金融危機時,政府采取了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但現在政府的政策相對那個時候來說貨幣政策是緊縮的,企業的壓力增加。再加上各種成本的增加和通脹等,還有企業面對的轉型升級壓力,可以說企業的處境是難上加難。
在多重壓力面前,除了政府和行業協會對企業的扶持和幫助外,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的提升。
表面上,中國的服裝產業鏈好像很完整、也很完善,從技術環節、制造環節、營銷環節雖然我們都具有,但和國外相比,我們還有很多不足。在國際貿易中,包括初級產品貿易、中間產品貿易和終端產品貿易。跨國公司對全球的產業鏈進行配置,哪里是提供初級產品的,哪里是提供中間產品的,哪里是提供終端產品的,他們都非常了解,在全球布局,形成了完善的、分工細的產業鏈。中國雖然具備技術、制造、營銷三個環節,但“大而全”、“小而全”仍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原有的縱向產業鏈上,通過政府的引導,行業協會的協同和大企業的引領,進一步實行專業性的產業分工。
在縱向產業鏈上,要強化中介機構的作用,即服務型的企業,如咨詢企業、物流企業等以及一些風投和創新性基金的提供者等。
在橫向產業鏈上,跨界很重要。大量的電子商務和文化產業要被融入近來,在現有的傳統服裝產業基礎上,重視電子商務和文化傳播的力量。也許,未來一個企業中傳統意義上從事服裝的人員數量不會超過總數的一半,電子商務人才和文化傳播人才的加入是很必要的。
如果不考慮縱向的提升和橫向的跨界,只是簡單地說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是沒有用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