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下跌3000元 粘短市場“寒風凜冽”
今年粘膠短纖在第三季度迎來一次小幅反彈后,在國慶節后,又進入了下跌通道。近日來,纖維出貨意向價變化不大,主流價在17500元,中端纖維工廠稍顯混亂,主流價在17000元,由于市場買氣不足,粘膠短纖近一個月累計下跌了近3000元,大有跌破今年底價之勢。筆者認為出現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整個市場萎縮使得粘膠短纖上漲無力。下面筆者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粘短市場“寒風凜冽”
目前,粘膠短纖廠家反映今年的行情已經基本成型,難再有反彈機會,原本在上半年看好的市場也終成泡沫,價格疲軟。還有2個多月就接近年關,廠家現在根據目前的訂單、庫存情況開始選擇減產或者低價拋售,早早預留資金,減少資金帶來的壓力。從數據統計來看,粘膠短纖7-10月的開工率分別在60%、68%、82%、71%,特別是進入11月份以來,各廠家不堪庫存壓力,紛紛減產或停產。目前山東海龍一條生產線停滯,開工率在70%附近,富麗達開機率在80%,吉林化纖開機率僅剩60%,粘膠短纖整體產銷日漸偏弱,粘膠短纖現在處于盈虧之間。
開工率的降低,雖然減少了運營成本,平衡市場供求關系,但是粘膠短纖終不敵清冷市場,價格上漲乏力。面對補倉需求漸近尾聲,同時下游企業利潤也在大幅降低,出貨疲軟讓市場不熱衷于原料的采購。此外,近期原料價格的暴漲暴跌也讓下游紡企的謹慎心態加劇,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更加深了出口的困難,市場呈觀望態度,拖累粘膠短纖回暖。{page_break}
上下游市場量價齊跌
上游方面,目前短絨市場價格也大幅受挫。部分油廠低價拋售,為控制成本,多壓價。現市場上短絲絨主流價格在4200元左右。11月6日在天津召開的漿粕會議,將本月指導價定在10000元的標準并沒有為棉漿帶來有力的支撐,價格也繼續下行,棉漿現主流商談價停留在9500元左右。市場銷售低迷,而且粘膠廠家原料庫存居多,對上游的需求偏弱,使得棉漿“低價無市”。
下游方面,最近棉花市場行情有繼續下探之勢,雖然棉花有國家收儲這張“王牌”的支撐,但是自從10月18日,棉花價格再一次跌破國家收儲價19800元之后,再無好轉勢頭,截止11月10日,國內328級棉花報價在19268元,與上月最高價19955相比,跌幅在3.4%。今年雖然是棉花的豐收年,但是從棉花需求來看,今年的需求較往年有減半之勢,市場供應量不平衡,導致棉價“跌跌不休”,棉花加工企業的利潤也走入盈虧點之間,人工成本的提高也使得企業本身經受著風浪。不僅棉花,紗線市場整體也只能用一個“弱”字來形容。成交基本低迷寥寥,市場觀望普遍濃重,紗廠銷售無力,減產、停產明顯上升,商家們看淡心理普遍。目前廠家多消化庫存,作壁上觀,對后市信心較為低落,現蕭紹地區價格甚是混亂,機織30S主流價在20500元,針織30S在21500元。
綜合來看,不管是粘膠短纖自身還是上下游都被利空因素纏繞著。對于粘膠短纖而言,雖然價格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是提升盈利的雙引擎,但是就目前而言,穩住粘膠短纖的價格,回籠資金,保證資金鏈,才能趕走今年初冬帶來的“寒冷”,止住粘膠短纖下滑的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