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入世10周年:取消配額解開束縛企業出口繩索
十年來,中國貨物貿易額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躍居第一位。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惠及13億中國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十年來,中國每年平均進口7500億美元的商品,相當于為貿易伙伴創造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由于進口中國商品,美國消費者過去10年共節省開支6000多億美元,歐盟每個家庭每年可以節省開支300歐元。
“‘配額’曾經是束縛我們這些民營紡織服裝企業出口的一道繩索,爭取外貿配額的深刻記憶。
在位于廣州番禺區東涌鎮的文華公司里面,工人們正在為出口歐洲和俄羅斯的最后一批尾貨加班生產,和他們的老板感受迥異的是,工人們已經對“配額”一無所知了。在10多年前,出口配額一直是多數中國紡織企業難以逾越的溝壑,當時的文華公司就曾被出口配額的指標問題逼到絕境。
所謂的紡織品配額制,是歐洲和北美國家為保護本國紡織業的生產力,于1974年實行的一種限制國際貿易規模的規則。長期以來,紡織品配額制不僅嚴重壓制了一些具有生產能力國家的產能和出口能力,也嚴重扭曲了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的發展。2005年起,世貿組織要求各成員之間“完全施行自由紡織品服裝貿易”。我國紡織服裝業由此全面融入全球經濟的大潮。
在出口配額時期,我國的紡織品出口配額大都掌握在具有出口經營權的國有外貿公司或一些大型紡織服裝企業手中,像文華這種中小民營企業沒有出口經營權,自然也就沒有出口配額指標。
沒有出口經營權和配額指標,企業如何做出口?一是向上級爭取配額,二是高價購買出口指標。林夏南說,普通的一件羽絨服出口到歐盟及美國等市場的配額價格在1美元左右,但配額緊張的時候甚至飆升到7—8美元。而當時最好的鵝絨產品出口交貨價也就20—30美元。林夏南說,當時企業每年需要100多萬美元購買五花八門的配額,而企業每年的利潤不過幾百萬人民幣。即便如此,企業每年都要全力以赴跑“配額”,因為沒有配額,像他們這樣的外貿加工企業就要關門。為了獲得足夠的出口配額,企業絞盡腦汁,而對于其它如質量提升、新款開發、客戶維護、企業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反倒退居其次。
2005年1月1日,我國全面取消了不符合世貿規則的進口配額和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2009年1月1日,美國、歐盟全面取消對我國紡織品的出口配額限制。入世十年,文華羽絨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1717.00,3.60,0.21%)期,出口量十年增長了10倍。
統計顯示,從2005年起,中國物美價廉的紡織服裝獲準自由進入大多數國家,生產能力得到充分釋放。2001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為2065億美元,約占全球出口份額的16%,2010年增至33%。
“有形的‘配額’沒有了,但形形色色的外貿壁壘依然存在,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些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在增加,我感覺做外貿不但利潤薄,而且外貿環境變差了。我們期待更加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林夏南說。
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過去完全根據外貿訂單組織生產的文華公司,從前年開始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探索內銷之路。去年,文華羽絨設立了內銷公司,專門創立了內銷品牌,并在一些城市設立自己的專營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