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跌停” 紡織外貿企業或可“喘口氣”
從匯改前的1∶8到現在的1∶6.3,近兩三年,人民幣兌美元連續升值不僅是金融、投資等業內人士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成為困擾外貿企業發展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去年以來,頻頻出現的“連日漲”行情,使得本就因為原料價格上漲、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而壓力劇增的外貿企業更加喘不過氣來。可是,自今年11月初以來,人民幣一改單邊升值趨勢,兌美元持續貶值,最近一周更是出現匯率連續多天觸及“跌停”的現象。這是否意味著人民幣升值的步伐徹底停止?對眾多紹興縣紡織品外貿企業來說,這意味著什么呢?
外貿企業壓力或暫緩
目前,紹興縣共有4200余家紡織品出口企業。匯率變動,沖擊最大的就是進出口企業。記者了解到,近幾年,隨著人民幣升值,紹興縣的外貿企業壓力很大。
“由于紹興縣絕大多數企業都采用美元結算,匯率變動帶來的影響較大。”柯橋一家紡織品外貿企業負責人韓先生告訴記者,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企業將面臨匯率損失,而貶值則可獲取匯兌收益。該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簽單、出貨到付款需要幾個月時間,以一筆100萬美元的訂單為例,如果簽合同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1∶6.3,2個月后,匯率為1∶6.4,相差0.1元人民幣,企業則可獲取匯兌收益10萬元人民幣。
從這個角度而言,人民幣貶值對出口企業而言,是一個利好。”不過,據記者了解,由于此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直處于“升值”狀態,直到最近才出現“貶值”,多數企業截至目前還未從中受益,不過他們表示,“在匯率方面可以稍微喘口氣了”。
不過,紹興縣不少外貿人士認為,即使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外貿企業的困境。“目前影響外貿企業發展的兩大因素是歐洲金融危機導致的訂單下降與銀行信貸的緊縮,匯率問題其實已經退到次要位置了。”
盡量爭取用人民幣結算
“以前我們都是用美元進行結算的,人民幣一升值,企業的風險很大,于是我們開始嘗試用人民幣結算。可以說,匯率風險迫使我們努力向客戶建議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紹興縣一家紡織品外貿企業的負責人黃先生說,從企業的角度看,當然希望用人民幣結算,這樣就不存在匯率風險了。同時,一些非洲、拉美的客戶也表示十分愿意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企業普遍反映歐美客戶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還比較低。“現在我們正盡量向客戶說明用人民幣結算的程序和方法,但是不少歐美客戶習慣用以往的方式結算,接受起來比較難。”柯橋多家紡織品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
對此,紹興縣商務局有關人士表示,從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可能在未來一到兩個季度內處于一個平臺整理期,但不能就此認為升值趨勢已經完結。面對匯率波動,企業除了要積極采用匯率避險工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盡量爭取用人民幣結算,這樣就可以不擔心匯率變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