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為何缺國際大牌
服裝品牌的創建一直是各門有各門的說法。在世界十大服裝一線品牌中,品牌的行列。
有人說,服裝品牌是文化的象征。這似乎有道理,哪個世界的服裝品牌沒有本國文化的影子呢?Dior在法語中的意思是上帝+金子的完美組合,體現了法國時裝文化的最高精神;范思哲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的品牌,品牌標志是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妖瑪杜莎,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這是意大利文化對美的詮釋。中國的文化遠比西方文化悠久而綿長,沒有一個服裝大牌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有人說,服裝品牌是時尚都市的產物。世界四大服裝之都:巴黎、倫敦、米蘭和紐約,哪一個不是服裝品牌云集之地和服裝秀的發布場所呢?可是,中國上海、北京也同樣是世界時尚都市,北京的國際時裝周舉辦了12年,但為什么至今也沒有時裝大品牌出現呢?
還有人說,服裝品牌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消費者心中樹立的產品形象和風格。那么,國內許多品牌經歷了廣告轟炸后,消費者依舊不買賬又怎么解釋呢?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魯迅對悲劇有一個定義——“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服裝品牌是把最普通的東西,改造成更有價值典范、更具時尚意義的東西展現給人們。誠如斯言,服裝品牌光有前衛的設計、考究的做工、新穎的面料和完美的細節是遠遠不夠的,品牌自身內在的東西一個都不能少。一是品牌LOGO,即形象識別。凡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無不是有自己鮮明的品牌標識。二是品牌的情感因素。在美國三大傳統牛仔品牌利維斯(Levi’s)、Wrangler和Lee中, Lee銷量最好。這主要得益于它的款型適合人群較廣,年齡跨度較大,大多數人美國人都喜歡穿,在全世界的粉絲也不少;三是品牌價值體現。好的服裝品牌一定會維持穩定的銷售業績并獲得超額利潤,品牌是利潤最好的伙伴。
對于中國始終沒有世界服裝品牌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不必過于憂心忡忡。就像中國目前還不是紡織強國一樣,中國服裝要想立于世界服裝之林,需要全行業的努力、新技術的支持、時尚氛圍的培育、國人文化素質的提高等。一句話,靠積累,靠養,要有耐心。
對于近年來出現在服裝市場上的“偽大牌”問題,有必要引起業內重視,但也不必大驚小怪。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藝術委員會主任陳聞指出,“偽大牌”來源于消費者的不成熟和對外來品牌的盲目崇拜。當我們的消費觀和服裝文化適應了國情,當我們的服裝“大牌”與“品牌”不再對立,服裝品牌的健康發展就為時不遠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