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朗:毛織人才培育平臺轉型升級
近年來,大朗毛織產業邁開了轉型升級的步伐,其華麗的蛻變從生產車間一直延伸至人才平臺。其中,大朗職中緊跟毛織產業的轉型,為大朗培養出毛織產業所需要的人才,交出了一份毛織專業學生就業率100%的滿意答卷。
毛織專業給力產業轉型
毛織產業轉型升級,不僅需要先進的數控織機,更需要大量熟練使用新型設備的專業人才,需要大量從事設計、維護、貿易等方面的人才。
為適應毛織產業的發展,大朗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早在2006年9月,就在大朗職中開設全省第一個毛織專業——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迄今為止,大朗職中共培養毛織專業人才665名,“毛織設計與管理”也成為市骨干專業。
毛織專業開辦6年來,大朗職中已建成2個斯托爾機數控室、1個盛星數控室、1個嚇數室、1個毛織實訓基地。今年,市財政撥款270萬元作為毛織專業專項資金,利用這筆資金,大朗職中新建1個毛織前后整室、2個智能嚇數室和3個數控織機室,以進一步提升毛織專業學生的實操能力。
大朗職中還通過“外聘內轉”模式,引進一批具有熟練毛織技能和從教資格的毛織師傅,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訓基地,邀請行業專家、企業技師與師生交流,傳授最新業內技術知識。編寫并使用了5個科目的毛織專業校本教材,形成了科學的毛織課程體系。
緊貼產業發展培育人才
過去6年,大朗職中培育了一批專業技能過硬的學生,這些毛織專業畢業生不僅就業率達100%,被大型毛織企業高薪招聘成為技術骨干,更多次在各級毛織設計大賽上斬金奪銀、勇奪佳績。
其中,2006級周惠如、2007級葉艷婷、2008級張嘉文三人分別獲得“英偉杯”金、銀、銅獎,吳婉媚等30多名學生分別獲得省、市、鎮各類技能比賽獎。
面對驕人的成績,大朗職中不僅沒有故步自封,相反更加積極主動地適應大朗毛織產業的發展,培育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一個專業、多個方向,這樣跟市場更加對接,更好地服務大朗鎮毛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大朗職中校長葉賀棉告訴記者,從今年新學期起,大朗職中將原有的毛織設計與管理、計算機、會計,調整為毛織藝術設計專業、毛織機械工程專業、毛織商貿專業,滿足毛織產業鏈中各環節的人才需求。
葉賀棉還透露,大朗職中計劃明年新建一幢高8層、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的獨立實訓大樓,配置36個功能室,不斷滿足該校師生對教學場地和設施的增長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