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自主品牌面臨空前的競爭壓力
由于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競爭壓力。
“依托廣闊市場和共贏渠道實現本土崛起,在同國際品牌與狼共舞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中國服裝品牌實現國際化生存的路線圖。”在日前舉行的“對話2011中國服裝品牌國際化”高端論壇上,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范君表示。
她認為,國際化首先要做好中國市場,現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服裝品牌已經全部登陸中國市場,強勁的內需為中國服裝產業的穩步增長提供了原動力,國內外服裝品牌競爭已在中國全面展開,中國市場正在成為造就全球贏家的基地,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化往往被狹隘界定為在海外市場落地,隨著新興市場的興起,有人已經提出“家門口的戰爭就是全球化的戰爭,贏取了家門口的勝利,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贏得了全球化的勝利”。
范君說,服裝行業在百貨零售市場中占有極為特殊的地位,一個百貨店的銷售額,服裝類占50%以上,而服裝銷售量的70%是由國內品牌創造的,現在,不少百貨店也已感受到了這一點,經營國際大品牌雖然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但利潤空間卻有限,真正能給百貨店帶來整體利潤提升的還要依靠本土優秀品牌,只有孕育出一批卓越的中國品牌,形成豐富的中國品牌資源,才能逐步改變市場結構的不平衡,保證百貨零售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說:過去30年,國際化成為了中國服裝產業發展重要的條件和推動力,面對未來的發展,國際化應該成為下一步產業提升和發展更為重要的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曹庭瑞處長則指出,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可見,加快自主品牌建設已經成為新時期振興包括服裝產業在內的民族產業的重要戰略任務。曹庭瑞告誡企業家們,中國服裝品牌要實現國際化,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就要在堅持“拿來主義”、“靈活創新”和“本土優先”三個方面進行努力,以本土市場為圓心,以國際市場為半徑,積極穩妥地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活動現場,GXG、卡爾丹頓、雷迪波爾及派克蘭帝4個中國服裝行業知名品牌企業的老總針對“公眾對中國服裝品牌國際化有哪些誤解、誤讀和誤判”、“品牌如何選擇適應自身發展的國際化生存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品牌無國界’現象對中國企業有哪些啟示”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并通過對話,達成了多方共識:其一,在國際市場本土化、本土市場國際化的今天,融入國際化是不可避免的過程,沒有國際視野的商業運作將沒有生存的空間;其二,本土智慧在融入國際化過程中是有生命力及作用空間的。國際視野與本土智慧的結合,正成為一種主流的商業運作模式。
中國服裝協會產業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國強最后指出,由于近10年來,全球市場準入規則發生了極大改變,貿易壁壘在WTO框架內一定程度得到削減,商品在世界范圍內加速流動,品牌的國際化周期大大縮短,其形態也更趨于多樣化。對于中國品牌而言,本土市場本身就是國際市場的一部分,本土品牌要想完成國際化偉業,必須贏得家門口的戰爭。而根據中國服裝協會擘劃的中國服裝強國路線圖,在這一過程中有兩個重要指標值得企業重視:品牌影響力開始輻射全球、采購商團隊運作覆蓋全球;以及企業開始具備較強的全球市場掌控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