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逐富"企業"尋錢"--紡服業:政銀企合力突圍
近日,記者有幸跟原渤海銀行貸款中心主任、現漢口銀行貸款中心總經理李大偉等金融界和家紡商界人士一起聚餐。席間,人們談論最多的是中小企業,尤其是家紡小微型企業如何擺脫融資困境,在2012年逼仄的紡織利潤空間中堅定前行。
銀行“逐富”小微型企業備受冷落
李大偉透露,目前,金融資源盲目“逐富”而導致的錯配現象十分嚴重,家紡小微型企業的需求上,勇于創新,解放思想,就一定會找到能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途徑和辦法。
沛納海,南通一家標準的小微型家紡企業,主要從事貼牌加工生產,自創品牌一直是公司總經理陶繼發的夢想,由于資金短缺,這種夢想一直被擱淺。他說:“銀行大都會有選擇性的進行放貸,實力比較強的家紡企業還好,像我們這些中小企業很難貸到款,有些企業會因此導致資金鏈緊張,甚至面臨停產。”
陶繼發說,貸款難度加大后,家紡企業流動資金減少,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入和對生產設備的改造。一些家紡企業本來要淘汰舊設施,購買新設備,但由于申請不到貸款,自身資金又不足,中小企業主只能轉而購買二手設備。
更有人擔心,資金鏈的持續緊繃,將導致中小企業出現停工或倒閉的現象。據悉,在成本上升等壓力下,如今在浙江海寧等家紡布藝重地,部分中小企業已出現半停工、停工狀態。據記者了解,至少有兩家企業已經歇業或倒閉,倒閉的原因都指向資金斷鏈。
由于貸款難,南通等地一些家紡企業把目光瞄上了由民間資本構成的貸款公司或典當行。不過,面對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量,當地民營貸款公司和典當行也隨行就市,紛紛上調利率。幾天前,陶繼發就收到了當地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發來的短信,被告知從即日起該貸款公司上調利率,由此他每個月將多交上千元的利息,但他對貸款公司這樣的做法并不感到意外。
據浙江溫州市經貿委的一份調查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當地紡織企業普遍感覺生存狀況嚴峻,最突出的是企業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明顯提高,以往貸款滿足程度較高的億元以上規模企業中,49.2%已開始感覺資金面吃緊,而中小企業更普遍感覺貸款難。
在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之下,2012年伊始,家紡企業備感寒冬來臨的氣息,而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每年都在呼吁,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
企業“尋錢”多渠道破解融資迷途
李大偉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以銀行信貸為主渠道的間接融資渠道是中國企業融資的主渠道,但隨著貨幣政策的逐漸收緊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僅僅依靠貸款已經越來越難以充分滿足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拓寬融資渠道的重要性日益顯現。
李大偉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不能單純理解為銀行惜貸,其重要原因是銀行信貸資金用途的合理性與部分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統籌使用難以有效對接。從深層次上來講,融資難僅僅是一個表面而又暫時的現象。
他指出:“近段時間,各個商業銀行存款增長都很快,從去年第四季度起直到今年上半年,存在的信貸資金緊張問題將會大為緩解,相反銀行將面臨有效投放不足的問題,就是說銀行有錢卻難以找到好企業。作為主管信貸的負責人,我現在更多考慮的是為信貸資金找出路,千方百計找到優質客戶,滿足有效的信貸需求。”
為此,渤海銀行、漢口銀行等商業銀行專門開辟了中小企業信貸綠色通道,針對紡織等中小企業,適當降低企業規模及信用等級進入標準,在信貸業務流程上予以簡化,將部分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授信、信用等級的審批權限下放給各經營行;在小企業貸款的審批流程上進行簡化,對部分小企業貸款不進貸審會議;在小企業授權上擴大相關中小企業貸款審批權限,通過改進和完善貸款審批程序,縮短決策鏈,以適應小企業信貸需求“短、頻、快”的特點。
中國銀行則針對區域經濟的實際需求,將優質紡織中小企業作為該行公司資產業務的重要增長點,引導選擇紡織行業優勢明顯、成長型中小企業,特別是產品適銷對路、能帶動該行中間業務發展的中型紡織企業予以重點支持。
此外,中國建設銀行也大力推廣采用專業化、標準化、流水線的“信貸工廠”業務運作模式,組建“小企業信貸工廠”,從而控制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打造流程銀行,積極為小企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服務。
各大銀行“向下看”的目光,讓廣大小微型紡織企業感受到了絲絲溫情,也帶來了福音,關鍵在操作層面上能否真正委身眷顧中小企業,還需要在融資實踐中加以考證。
在家紡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濤認為,從根本上改善紡織家紡中小企業融資狀況,需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形成合力。紡織家紡企業要加快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改變以往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綜合采取上市融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產權交易、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直接融資渠道。這樣,既可緩解流動性趨緊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又有助于紡織家紡中小企業產權結構的改善,實現紡織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穩定健康發展。
南通寶縵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陸維祖則表示,家紡企業融資也可以通過政府提供擔保和各個層次的擔保體系建設,為家紡企業解決信用不足、信用能力比較低的問題,使家紡企業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來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