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棉出口禁令對泉企沖擊或有限
日前,印度外貿總管(DGFT)發布聲明稱,自聲明發布起,立即禁止棉花出口,直至政府發布進一步的指令,聲明沒有解釋禁止出口的理由。受此消息影響,期棉價格大幅上漲。專家分析稱,印度禁止棉花出口,將在短期內造成市場供應緊張局面,而國內紡織企業對進口棉需求旺盛,未來棉價或將震蕩上行。
昨日,泉州紡織業界相關人士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泉州紡織企業從印度進口棉花量并不大,同時又有其他替代原料做補充,此次印度棉花出口禁令或對泉州紡織企業沖擊不會太大。
未來市場供應或緊張
據悉,印度突然發布棉花出口禁令后,當日立即引起亞洲時段美棉的漲停,而國內鄭棉主力合約CF1209則較上周五結算價上漲280元,漲幅1.29%,報收每噸22040元,持倉增加40072手,刷新今年紀錄。
對于期貨市場的這一反應,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陳平認為,印度是除美國之外的第二大棉花出口國,年出口棉花150萬噸左右,印度棉的最大特點是價格便宜;印度棉出口禁令頒布后,美棉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預計后期美棉將會展開一輪上漲行情。
據介紹,美國和印度是全球主要棉花出口國,其中美國棉花出口簽約量已經超過其預估,在新棉播種之際,市場棉花所剩無幾。印度禁止棉花出口,將在短期內造成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
泉企已有“前車之鑒”
從國內市場來看,國內紡織企業對相對便宜的印度棉需求較為旺盛。我國是印度棉花的主要進口國,2011年及2012年度至今,國內累計進口棉花超過200萬噸,其中將近一半來自于印度。
據介紹,由于國家實施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國內棉價受收儲價格支撐,維持在2萬元/噸附近。目前國內棉花收儲已經累計270多萬噸,占國內產量的近四成。
泉州目前已成為國內重要的紡織品生產基地,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陳蒼松表示,此次印度禁令或許不會對泉州紡織企業帶來太大的影響。他分析稱,一方面是泉州紡織企業采購的棉花八成以上來自國內,進口的比例不大;另一方面從前年起,泉州紡織企業就開始逐步降低印度棉花的進口比例,基本擺脫對印度棉花的依賴。
據陳蒼松介紹,前年下半年,印度也曾發布過一次棉花出口禁令,當時給泉州的紡織企業帶來一定的沖擊。當時,泉州紡織企業迅速做出反應,通過進一步拓寬進口渠道和調整產品結構,順利渡過難關。有了前車之鑒,陳蒼松預測,此次泉州紡織企業也能從容應對印度的棉花出口禁令。
據悉,目前,泉州紡織企業已經改道從烏茲別克斯坦、巴西、巴基斯坦等國進口棉花來替代印度棉,這些國家的棉價甚至比印度更加優惠。另外,泉企也開發出多種棉花替代原料,如竹纖維、麻纖維等非棉天然紡織面料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