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派服裝將依靠升級版批發市場迎來復興新契機
漢正街,正經歷著浴火重生的痛苦涅。今天,距漢正街啟動整體搬遷已逾一年。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漢正街總計20041個商戶中,漢口北市場已承接其中約55%,總計11116個商戶,多集中在鞋業、皮具、小商品、酒店用品等行業。
3月28日,業界目光將再次聚焦漢口北,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品牌服裝城起航營業,約3000家漢派服裝、精品女裝、精品男裝、兒童服裝品牌經營戶,將攜2萬余品牌盛裝登場。市場將以優越的軟硬件支持及全新的產地市場模式,推動武漢服裝市場躍上新臺階,并刷新武漢批發業新高度。
漢口北產銷聯動振興漢派服裝
服裝是漢正街最核心的主營品類,漢正街服裝市場曾是全國十大服裝市場之一。受制于城市規劃、交通物流和陳舊商業模式的影響,如今的漢正街“龍頭老大”的地位正在下降,遠不及廣州白馬、虎門富民、福建石獅等市場的名聲響亮。
漢正街服裝商會會長鄭斌說,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條是,漢正街淪為交通死結的物流環境,完全制約了漢正街產業集群規模的擴大。武漢服裝批發行業的崛起,迫切需要一個全新的平臺來提檔升級。
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便利的交通推動了漢正街服裝批發業的強勢崛起。而現在漢正街交通環境極其惡劣——市場內部道路不暢,沒有一條出城通道。武漢服裝批發業的交通優勢被大大削弱。
反觀國內市場,20年間義烏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經歷了5代,從馬路市場到室內市場,從安全、暢通的“商場式”再到外有花園、內有完善服務的星級式博覽中心。缺乏良好市場硬件平臺的漢正街,地位快速滑落也并不令人意外。
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擁擠在漢正街的眾多服裝批發商還保守著面對農村市場的需求定位,失去成熟挑剔的城市顧客,導致動力機制作用減弱。服裝批發商缺乏優良的硬件環境依托,難以進行品牌和經營升級,長期囿于低檔次、低附加值產品,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偏小,這成為制約武漢服裝批發市場及批發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
自去年8月漢正街全面“禁貨”之后,漢正街服裝批發市場陣痛加劇。政府部署漢正街向漢口北的整體轉移,并實現全面轉型升級,為武漢服裝批發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3月28日,全國最大的單體服裝市場——漢口北品牌服裝城首期30萬平方米試營業,約3000家漢派服裝、精品女裝、精品男裝、兒童服裝品牌經營戶將盛裝登場。
在此之前,很多漢正街商戶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選擇。2010年底,漢口北品牌服裝城開盤前一天夜里,就有200多位客商趕來排隊。而開盤3天,60%以上商鋪售出,創國內同類項目領先水平。服裝城60%以上客戶來自漢正街,成為商戶外遷的最大承接地。
筆者近日現場看到,服裝城2號巨無霸中庭面積5000平方米,朗闊大氣,可用于時裝表演和產品發布。市場內平板電梯多達18部,密度創全國批發市場最高水平,可順暢實現物流內循環。服裝城硬裝飾水平超越市內購物中心,以大面積烤漆玻璃、金箔墻紙、玫瑰金門頭等元素凸顯品質感,營造厚重、恢弘的“殿堂級”商業空間。
在品牌服裝城,商戶6個、8個鋪位連片經營的比比皆是。鋪店堂擴大、品類擴容、陳列提升,不僅驅動經營戶抬高市場定位,還將策動品牌升級,倉儲、展示、交易功能等環節更加完善,推動電子商務等業態更替,眾多批發經營戶將告別簡單貨物中轉的模式,提升綜合效率,大大增強市場競爭力。
5年前,漢正街就決定將服裝生產、倉儲、物流等功能逐步剝離。從強制搬遷到主動轉移,有500年歷史的漢正街外遷腳步越走越從容。很多批發商戶表示,武漢的集散功能其他任何城市都無法克隆,漢口北作為新興的專業市場延續和升級漢正街的批發功能,將擦亮武漢作為華中最大服裝批發市場這塊金字招牌。
對實力較強的品牌商戶而言,選擇外遷,也是尋求發展的必然之路。一些服裝商戶反映,隨著許多加工園向周邊城市擴散,漢正街服裝市場的業態逐漸分離,市場開始日漸分散,物流成本也日益增加,服裝批發市場依然不溫不火,反而還有進一步沒落之勢。
這些商戶還認為,服裝批發市場的繁榮基礎,在于將門店與生產基地結合起來,一邊加工一邊銷售。沒有制造業支撐的市場,只能是看似熱鬧的“浮萍市場”,缺乏成本和市場根基。
鑒于此,漢口北品牌服裝城這一全新現代化市場平臺,將引導服裝商家作為漢正街主力軍主動轉型升級。品牌服裝城將開創產地市場模式,助推武漢服裝產業集群強勢升級。
據介紹,品牌服裝城將構建典范的產地市場模式,占地3000畝的服裝加工園區正在距漢口北一步之遙的灄口布局。連同30萬平方米的漢口北輕紡城,制造、原料、集散平臺三大主體將相互支撐,形成現代服裝產業集群,形成產銷聯動,通過集體效率形成綜合成本降低的競爭優勢,將漢口北打造為全國區域性服裝品牌翹楚。
強大的服裝產業集群,將支持漢口北品牌服裝城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服裝交易中心之一。“銷售與生產,將在漢口北完成組合。”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管委會負責人表示,與漢口北品牌服裝城同期啟動的,還有一個總建筑面積100萬方的倉儲物流園區,“大面積的專業、現代化的加工園區及倉儲中心,能快速滿足批發市場門店的訂購任務,還能吸引許多企業將生產線挪到漢口北,這種產業集群聚集后,武漢服裝業的重新復蘇將會大大提速。”
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本地服裝生產廠家、批發市場的先后外遷,并在武漢外圍重新融合、組織,形成配套,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一度沉寂的漢派服裝品牌,也迎來的重新崛起的新希望。
漢派服裝是我國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第一支地域服裝產業勁旅。鼎盛時期,武漢的服裝企業有2000余家左右,從業人員達20多萬人,與“海派、粵派、京派”并稱為中國服裝業四大派系。然而,90年代末期,漢派服裝卻逐步走向沒落。由于生產分散,缺少協作和創新,在全國市場份額也一路下跌。
2004年,武漢市政府提出武漢服裝業振興計劃,把漢派服裝由小而散、低層次的經營格局向服裝品牌化方面努力,十多家漢派服裝企業年產值和銷售量均過億元,愛帝、貓人、紅人、佐爾美等成長為區域性強勢品牌。時至今日,漢派服裝仍走在復興之路上。
很多漢派品牌都是從漢正街里一針一線成長起來的。但它們羽翼豐滿后,都紛紛離開了它們賴以生存發展的批發市場。漢正街的臟亂、狹窄,破敗的環境、擁塞的交通對品牌提升形成巨大的掣肘。但是,批發市場其實是培育品牌的沃土,批發市場方便采購商集中交流行業前沿信息,大家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砥礪,共走品牌轉型之路。
外遷漢口北,漢派服裝將依靠升級版批發市場迎來復興新契機。卓爾控股漢口北集團總經理涂國喜介紹,除3000畝工業園區配套外,漢口北還配套建設了漢口北客運中心、貨運中心、美食街等設施,交通十分便利,成本十分低廉,生活十分方便。今后,生產廠家、輔料市場、批發商戶在此扎堆,形成全產業鏈優勢,降低成本,增強品質,將打造漢派服裝的核心優勢。
涂國喜表示,漢口北品牌服裝城作為升級版批發市場,其經營環境的購物中心化,為服裝品牌提升形象、展示文化提供了舞臺,和過去的漢正街今非昔比了。這里凝聚大量客戶資源,也是服裝品牌不可或缺的競爭舞臺。漢派服裝批發商戶,將在漢口北走過從“無牌—貼牌—創牌—名牌”的過程,致力打造品牌集群。漢口北集團也將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助力在漢口北打造主流服裝品牌總部集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