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岐阜服飾企業加緊開拓中國市場
為彌補日本國內消費市場一直呈現的低迷狀態,日本服飾廠家再次瞄準了中國市場。名古屋·岐阜的服飾廠家已通過直營店與代理店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在中國開展銷售活動。
為彌補日本國內消費市場一直呈現的低迷狀態,日本服飾廠家再次瞄準了中國市場。名古屋·岐阜地區的服飾廠家目前正加緊開拓中國市場,從2012年4月開始,除此前已在上海開店的島村外,日本專賣連鎖及量販店將大舉進駐上海,中國境內的日本商品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
此前,名古屋·岐阜的服飾廠家已通過直營店與代理店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在中國開展銷售活動。但除了在百貨商場銷售童裝的Rio Yokoyama等個別公司外,其他大部分公司最終以失敗告終,不得不撤出中國市場。零售經驗匱乏及銷售貨款回收困難等都是造成日企在華營銷失敗的重要因素。
但從去年開始,日系專賣連鎖店的拓展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島村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店鋪拓展策劃,并且與代理商的談判也逐漸步入正規。SUNRALLY GROUP去年在中國內地的 銷售額約為1000萬日元;丹羽幸銷售額約為5000萬日元(含中國香港在內);日本女裝、嬰兒裝等產品銷售額合計約為1億多日元。雖然Takihyo等各公司的銷售額還很少,但他們均表示今年會翻倍。
但對于外資企業來說,即便是受到極大關注的中國內銷市場,也存在高成本等問題。按中國的相關標準規定,外資在華銷售的商品需求接受標準GB國家標準檢查。這項規定的執行格外嚴格,其中不乏有部分外資生產零售商被取締的案例。例如根據GB規定,中國對于服裝中含甲醛、偶氮染料等標準比較嚴格,而每種被檢查的品種需要交納2000~3000元的費用,這對于銷售10件~20件產品的日系企業來說成本太高,而這些企業往往是那些多品種、量小的女裝企業,所以多數日本服飾企業對每種品種的商品規定了至少銷售500件的要求。總體來看,日系企業在中國實現扎根并非易事。
但島村公司的董事長樂觀地稱,進駐中國的日系產品整體成本確實會因此增加,但分攤到每件商品,對于價格的影響并不是很大。多數日本企業也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未來日系企業除了要處理好GB問題,還會不斷加大人才培養,爭取做大做強在華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