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國際化,只賺吆喝不賺錢
福建是我國服裝生產企業的聚集地,情況一樣不容樂觀。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海天輕紡集團董事長王啟明認為,今年前兩個月福建省的出口紡織服裝大幅下降,總體下降了30%—40%,其中出口美國的紡織服裝下降了一半。
福州海關統計數字顯示,今年2月份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勢頭急轉直下,當月出口4.21億美元,同比下降16.4%。其中,一般貿易出口增速回落明顯,前2個月,福建省以一般貿易出口紡織服裝9.43億美元,增長5.7%,增速較上月末回落22.6個百分點。對主要市場出口增速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對美國出口0.86億美元,下降12.6%,跌幅較上月末加深7.4個百分點;對拉丁美洲出口1.14億美元,增長3.2%,增速回落25.5個百分點,對非洲出口0.9億美元,增長9.1%,增速回落57.6個百分點。
其實,廣東、山東、浙江等服裝大省也面臨同樣嚴峻的考驗。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312億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紡織品出口下降2.6%、服裝出口下降2.5%。“紡織服裝企業出口已出現大幅萎縮,這種大面積的大倒退史無前例,令人吃驚。”一家企業負責人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說。
過去幾年,中國服裝行業風光無限。加入世貿組織后,按照WTO規則,歐美等國從2005年起全面取消了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配額限制,紡織服裝產品出口能力得到充分釋放。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到2010年,中國紡織服裝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突破了4萬億元規模,行業全年出口額則達到了2065億美元,而2000年時僅為560億美元,10年累計增長了292.1%,年均增幅為16.4%。紡織服裝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額也由2001年的15.6%提高到2010年的32.71%。
一個流行的說法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一件加工出口毛衣可賺30元。但在目前,利潤只有1元左右,一些訂單甚至出現虧損。中國棉紡行業協會針對國內主流服裝企業的一項調查顯示,受上述不利因素影響,國內44.4%的服裝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口轉內銷狀況,有的企業甚至完全取消了出口。
一家服裝企業營銷人員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說,在這輪全球經濟大蕭條中,我國低端產品的出口服裝廠尤其受到毀滅性打擊。
今年初廣交會舉辦的紡織服裝貿易高端論壇上,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說,中國出口的紡織服裝產品占世界市場1/3的份額,貿易對象遍布全球,為世界提供了大量性價比高、品質上乘的消費品。但是圍繞在這個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巨大產業上的光環似乎正在不斷“褪色”。
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中國服裝出口的主要市場,服裝出口貿易數量和價格在2008年均大幅下滑,2009年上半年仍未回升。有關人士擔心,紡織服裝行業這種“賺了吆喝不賺錢”的出口態勢令人擔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剔除價格因素,2011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數量同比僅增長0.5%,其中服裝出口數量同比下降0.2%。行業利潤增長持續減速,2011年1月—11月增速較一季度下降27個百分點,11月當月利潤增速僅有11.6%,較年初下降46個百分點。“目前有一部分中低檔產品已經轉移到周邊國家,這個趨勢在未來幾年將更為明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說,趨緊的外部環境將形成市場倒逼機制,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