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服裝和皮革制造行業的產業轉型之路
10年后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
自治區紡織服裝與皮革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充分利用和發揮區位、資源等優勢,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集中力量發展精深加工業,力爭把紡織服裝與皮革工業培育成為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
到2012年,自治區紡織服裝與皮革工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250億元,工業增加值90億元,主要產品質量接近國內平均水平,努力打造成為全國繭絲主要生產基地。
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達到450億元,工業增加值150億元;產業技術裝備水平有較大的提高,主要產品質量均達到國內平均水平,力爭把我區打造成為全國繭絲主要加工基地和貿易信息中心之一。
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300億元,產業技術裝備和主要產品質量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努力把我區打造成為絲綢大省(區)。
現狀調查
經濟總量少精深加工滯后
紡織服裝與皮革工業是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發展紡織服裝與皮革工業對我區繁榮市場、出口創匯、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在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我區紡織服裝與皮革工業逐步發展壯大。2009年,全行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304家,其中紡織企業169家,服裝企業53家,皮革企業82家;實現銷售收入151.63億元。我區目前已成為國內繭絲綢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蠶繭和絲產量分別達到22.3萬噸和1.5萬噸,占全國總量的30%和15%。
但是,我區紡織服裝與皮革工業與東部傳統主產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至今仍屬落后。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少、企業規模小、原料性產品比重大、精深加工滯后、產業鏈短、附加值低以及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等。
一批從家庭作坊中脫穎而出的小企業開始有意識地培育自己的服裝品牌。
彬輝圣服裝廠最先嘗到品牌運作的甜頭。該廠通過在廣州等大城市設立連鎖店,開展各種宣傳,逐漸打響了“彬輝圣”品牌,并申報了廣西名牌產品。在品牌力量的支撐下,這個小企業很快就發展成產值達8000萬元的龍頭企業。
其他服裝廠也迅速跟進,紛紛注冊商標,樹立品牌。福綿人生產的褲子上,終于掛上了屬于自己的標簽。
為整體助推企業的創牌意識,2004年以來,福綿管理區政府抓住中國-東盟博覽會、玉博會的契機,成功舉辦了三屆“福綿服裝文化節”,使福綿服裝的品牌價值迅速提升。
目前,福綿的服裝企業已發展到1300多家,商標數量近200個,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龍頭企業10余家。家庭作坊集體朝現代企業轉變,“世界褲都”已聲名遠播。
福綿服裝業還醞釀著更大的發展規劃。規劃面積近12平方公里的福綿服裝工業區就是這個規劃的關鍵項目之一。
正在火熱建設的服裝工業區一方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吸引了一批臺灣、香港的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園區,同時又引導本地服裝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做好企業的規劃布局。目前,服裝工業區累計入園企業已有近百家。
此外,福綿正積極籌建一個占地400畝,集服裝、布匹、輔料銷售為一體的高端專業市場——福西新城,預計年銷售額可達200億元以上。
這些跡象顯示,福綿服裝業正準備迎來更輝煌的明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