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前4月低迷中的閃光點
2012年以來國內外棉花價差變化
紡織產業鏈各環節利潤貢獻對比
我國東部五省紡織行業工業總產值占比
東、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占比結構變化
近年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全球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時間跨度中不斷上演著“復蘇-探底-復蘇”的循環辯論。2012年一季度,在世界各國再度聯手救市政策支持下,歐債危機有所緩和,全球經濟陷入二次深度衰退的風險下降,資本市場受樂觀情緒激勵稍有上揚。但全球經濟在一季度始終徘徊在滯漲邊緣不容置疑。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美國GDP折年率計算增長2.2%,低于2011年四季度的3.0%;歐盟27國與歐元區17國2012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率初步估計為-0.3%,與去年四季度持平;日本2012年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為1.7%。數據表明,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不盡如人意,而發展中國家經濟表現也有所放緩。
在我國紡織行業內外需雙雙奏響低音的情況下,內需弱動力成為亮點。
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紡織產業面臨外部需求下滑的嚴峻考驗。據海關數據統計,2012年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688億美元,同比增長0.48%,并呈現出口價格增長緩慢、數量規模有所萎縮的市場表現,對行業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我國內需市場盡管也受到國內經濟增速回落,產品價格提升等因素影響而呈現波動調整、增速趨緩的跡象,但最終發揮了其積極對抗出口市場下滑的弱動力,為行業規模尚可保持正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4月我國紡織行業的內銷產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達到84.3%,比上年同期繼續提高1.6個百分點。
在行業利潤增速回落明顯的情況下,產業鏈下游對行業發展貢獻成為亮點。
直接受制于原料要素約束而被拖累的上游——棉紡、化纖在今年一季度對行業的拉動貢獻率明顯下降,而整個產業的發展更多貢獻來自于下游——家紡、服裝、產業用紡織品的弱需求啟動。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我國棉紡、化纖的利潤同比分別下降3.6%和46.6%,而家紡、服裝、產業用的利潤增速分別達19.8%、11.05%和23.58%。
在行業投資增速趨緩的情況下,中西部地區多項指標增長速度成為亮點。
東部地區總體增長速度明顯慢于中西部地區,總量結構調整更趨向于中西部地區。據統計,2012年1~4月中西部地區在投資增速、生產增速,利潤增速等多個指標均高于東部地區,在全國產業配置中的區域占比結構也繼續提升。但產業發展的精細雕琢方面確正是東部在運籌帷幄。東部地區在品牌塑造、渠道建設、境外投資、全產業鏈布局等方面均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同樣面對外部環境嚴峻考驗的情況下,行業內大企業的抗擊打能力成為亮點。
作為中觀產業的重要單體細胞,行業內的企業運營出現更為明顯的分化。大企業在嚴峻外部環境的考驗下,依靠品牌實力、科技實力等,保持了相對穩定增長勢頭,而中小企業運營狀況卻更為窘迫。
雖然數據信息所釋放出的信號都反映出當前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形勢嚴峻,但政策走向卻釋放出盡快走出“低音區”的信號。前不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紡織強國綱要》,為引導行業提升豎起中長期發展的旗幟。國務院在5月23日召開的常務會中也提出了11條舉措以確保穩增長。預期新一輪全面刺激政策即將啟動,不僅奏響全球低迷經濟走勢的變奏曲,也將推進我國紡織行業的需求動力變奏。近日傳聞,中日兩國將于6月起實行人民幣與日元直接兌換交易,若果真如此,日元將成為除美元外首個與人民幣開展直接交易的主要外國貨幣,無疑將有助于減輕中日兩國企業的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
外需低迷疲乏 內需對沖下滑
受世界經濟發展不穩定和突發性因素明顯增多的影響,2012年以來全球經濟走勢非常復雜,且復蘇增長表現十分脆弱。發達國家深受債務問題和財政緊縮的困擾,失業率顯著高于危機前的平均水平,經濟復蘇動力明顯不足,新興市場國家實施的緊縮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抑制作用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呈現普遍回落態勢。面對外需的低迷疲乏,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我國紡織產業面臨了國際市場需求下滑的嚴峻考驗。2012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對行業的拉動力明顯減弱。
在出口拉動作用降低的同時,我國的內需市場盡管也受到國內經濟增速回落,產品價格提升等因素困擾,而呈現出波動調整、增長趨緩的跡象,但內需消費最終還是發揮了其積極對抗出口市場下滑的弱動力,為行業規模尚可保持正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出口】對行業拉動力明顯下降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為2.2%,歐盟經濟增長率為-0.3%,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為1.7%。經濟增長存在分化表現。而美國、歐盟、日本的國內消費市場也存在分化,美日的國內消費需求保持了一定的增長勢頭,而歐盟卻呈現出消費蕭條的跡象。在這種復雜的外部市場需求環境中,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不僅僅要經受市場需求的考驗,還要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
據我國海關數據,2012年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68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0.48%。而且受到采購商對產品價格承受空間下降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提升非常緩慢。據測算,2012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僅提高了4%。若剔除價格因素,我國紡織品服裝在一季度的實際出口數量呈現規模萎縮的態勢。可見,今年以來出口對我國紡織行業的拉動力量明顯下降。
多年來,“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地位穩固,即使上一輪金融風暴肆虐的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在歐盟、美國和日本這三大主要市場中所占份額仍保持增長。但在去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在三大經濟體的進口市場份額中均出現了入世后的首次回落。今年以來,我們在國際市場的占比份額呈現繼續下降的勢頭。
根據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OTEXA)發布的數據,2012年一季度,美國自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服裝同比增長3.76%,增速低于從全球進口增速0.1個百分點,占其進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5.6%%,占比較上年下降了4.6個百分點。
據歐盟統計據數據,2012年一季度,歐盟自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下降8.8%,占其進口總額的比重為38.6%,占比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
據日本產業省數據,2012年一季度,日本自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增長1.1%,增速低于從全球進口增速3.3個百分點,占其進口額比重為72.03%,占比較上年下降2.9個百分點。
【內需】占銷售產值比重繼續提高
進入2012年,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依然較大,房地產調控和政策總體偏緊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在上年逐季放緩的基礎上繼續減速。盡管我國經濟逐季放緩,但消費一直保持增長,對穩定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我國宏觀研究機構測算,2011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36.8%提升到51.6%。而凈出口的貢獻卻下降了15個百分點。
而就我們紡織行業而言,國內消費無疑也發揮了對沖出口市場下滑的重要弱動力。2012年一季度,我國消費品市場整體銷售增長表現相對低迷,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8%,比上年同期低1.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低7.3個百分點,為15.7%,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僅高0.9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僅為14.6%,明顯低于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低于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速,大幅低于上年同期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增速達到7.7個百分點,并且增速水平還不及2009年一季度,是金融危機以來最為緩慢的時期。
同時,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2012年一季度,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僅增長8.53%,大幅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和上年全年水平,也是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的季度零售額同比個位數增長。可見,2012年一季度我國國內市場需求也呈現出上行支撐不足的壓力表現。
但與出口市場相比較,內銷市場在今年仍然發揮著重要的行業支撐作用。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4月,我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內銷產值13754.8億元,同比增長14.8%,高于全行業出口交貨值增速12.2個百分點,占全行業銷售產值的比重較上年同期繼續提高1.6個百分點,達到84%以上。
上游貢獻下降 下游啟動延伸
在內外需變奏調整奏響低音的市場低迷環境下,我國紡織行業的產業鏈上下游發展也呈現了“不平衡”表現。直接受制于原料要素環境約束,而被拖累的上游行業——棉紡、化纖在今年一季度對行業的拉動貢獻率明顯下降,而整個產業的發展更多的貢獻來自于下游行業——家紡、服裝、產業用紡織品的弱需求啟動。
金融危機之后,行業在2010年的快速恢復期時,曾呈現出產業鏈前端贏利恢復速度快于產業鏈后端子行業的格局特點。而今年以來,新一輪波動周期性明顯顯現,呈現出上游貢獻下降,下游啟動延伸的特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一季度,我國棉紡行業、化纖行業的利潤增速分別下滑了3.6%和46.6%,對全行業的新增利潤發揮了負向拉動作用,而家紡行業、服裝行業、產業用行業的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9.8%、11.05%和23.58%,對行業新增利潤均發揮了較高的正向拉動作用。
【上游】內外棉價差挫傷競爭力
在去年一季度分析時曾探討過“綜合成本的持續上升,在不斷考量市場的容忍度”,而今年一季度,市場容忍空間已被逼到極限。國內外棉花的高價差,造成國內棉紡企業承擔過高的原料成本,嚴重削弱了我國棉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呈現市場訂單流失嚴重,棉制紡織品服裝出口全面負增長的格局。
據有關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5月24日,國內328級棉花價格達到18888元/噸,同期,國際棉花1%關稅到岸價為13092元/噸,國內棉花價格高于國際棉花價格5796元/噸。而今年1月初,國內棉花價格高于國際棉花價格3014元/噸。國內外棉花價差的持續拉大,不斷加碼國內棉紡企業的原料成本負擔,造成企業訂單流失。據中國海關數據, 2012年一季度,我國棉紗出口額同比下降了46.8%,棉織物出口額下降6.8%,棉制床上用品出口額下降12.2%,棉制服裝出口額下降1.8%。反映出我國棉制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形勢非常嚴峻。
尤其是我國棉制產品在中低端市場的國際競爭中,完全不具備價格優勢,東南亞國家憑借其原料和加工成本優勢與我國爭奪國際市場份額。今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之所以呈現數量規模萎縮的特點,其中重要的產品拖累就在于棉制紡織品服裝的全面下滑。
【下游】家紡、產業用成績突出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我國家紡行業、產業用行業的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9.8%和23.58%,對行業新增利潤均發揮了很高的正向拉動作用。
據淘寶網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家用紡織品的成交指數一路走高,至5月25日,其產品成交指數高于1月底140%以上。除了在國內銷售領域,家紡行業還是在出口市場上都表現不俗。據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家紡產品同比增長了8.9%,遠高于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整體增速水平。
家紡行業發展受益于消費理念的轉變,而產業用行業的發展則在于其應用領域的廣泛,抗風險能力強的特性。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建設速度快,各類工程項目的上馬給產業用紡織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而國際市場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需求也增長較快,據海關數據統計,2012年一季度我國出口產業用紡織品同比增速超過30%,顯示了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出口需求動力支撐度高。
東部運籌帷幄 西部增量調整
在產業鏈上下游“經線”結構啟動動力轉換的同時,行業內區域分布的“緯線”結構也呈現調整變化。東部地區總體增長的速度明顯慢于中西部地區,總量結構調整更趨向于中西部地區,但精細雕琢方面卻正是東部領軍隊伍在運籌帷幄。東部地區在品牌塑造、渠道建設、境外投資、全產業鏈布局等方面均發揮了積極作用。
【東部】領軍隊伍探索增值發展
東部是我國紡織工業發展的搖籃。盡管近年來隨著環境、資源等因素的制約,而在增速發展上大不如前,在國內行業的規模占比結構上也有所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4月,我國東部五省的紡織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6%,增速低于全國增速水平2.5個百分點,且占比也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6個百分點。
東部地區仍為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主體不容置疑,東部地區紡織企業近年來持續在渠道建設、品牌開發、對外投資、甚至全產業鏈的培育等方面運籌帷幄。許多東部領軍企業都開辟出一片自己增值發展的新天地。除了在國內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投資方向,境外投資也成為他們拓展市場的重點。
【西部】承接轉移步伐繼續加快
相對東部而言,中西部地區更多地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增量發展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4月,我國中、西部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增長24.5%和24.9%,明顯高于東部地區;中、西部新增投資占比較上年分別提高1.5和0.4個百分點,紡織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步伐繼續加快。
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中西部地區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轉移模式,包括利用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帶動轉移;通過東中西區域對接,推進產業鏈異地再造;依托專業市場帶動,吸引企業投資等多種方式。在利用當地資源、政策、環境等優勢條件下,逐漸發展起來。
大企業醞釀提升 小企業運營窘迫
作為中觀產業的重要單體細胞,行業內企業運營出現了結構變化以及更為明顯的分化表現。大企業在嚴峻外部環境的考驗下,依靠品牌實力、科技實力等,保持了相對穩定增長勢頭,而中小企業運營環境卻更為窘迫。
【大企業】品牌實力支撐穩健發展
越是在嚴峻的外部環境考驗下,越會加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紡織服裝企業的誕生與成長,無論是在技術、管理、品牌,還是在營銷、渠道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都將在考驗下繼續提升。尤其在出口形勢惡化的環境下,必然會導致內銷市場競爭的加劇,而通常這種競爭主要會集中在低端紡織服裝零售市場,只有品牌紡織服裝企業在品牌知名度與零售渠道上具有壟斷優勢,其競爭壓力才會相對較小。
我國主要品牌企業2012年訂貨情況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整理
【小企業】面臨訂單減少開工不足
而小企業卻在外部需求下滑的挑戰中,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來應對。據我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報告,2012年一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92.6,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9點。自2010年四季度以來,中小企業發展指數每季的下降幅度超過2點,顯示了在目前的經濟周期中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指數持續下滑。
報告中指出,被調查企業中,75.5%的企業訂單、75.7%的企業生產總量、76.9%的企業銷售量和79.7%的企業產品平均價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或持平。出口型外貿企業中,90%的企業國外訂單比上年同期減少或持平。可見,大部分的小企業正面臨訂單減少、開工不足的困擾。而今年以來,我國服裝批發市場數據表現不佳,服裝類產品除少數品類外全線下滑,也是我國中小紡織服裝企業面臨需求下滑的市場側面反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