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中成長的馬尾纖維
馬尾纖維屬于天然動物蛋白質纖維中的一種,在行業內大多將其歸于動物毛鬃類。按照生長部位的不同,馬尾纖維又分為馬毛、馬尾毛、馬鬃等。另外根據馬匹品種、產地的不同又可分為蒙古馬毛、荷蘭馬毛、西伯利亞馬毛等。還可以根據其顏色分為白馬尾、花馬尾、赤馬尾等等。
馬尾纖維在古代就被我國先民進行了廣泛的開發利用。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作醬法》中就提到“麴及黃蒸,各別擣末,細簁,馬尾羅彌好。”這里說的是用馬尾毛制作的一種過濾藥材的篩子。然而,隨著我們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馬尾纖維及其織物對于很多人來說已經非常陌生了。但是,馬尾纖維仍然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琴弓用馬尾毛、馬尾裝飾布、馬尾手工藝品、馬尾襯、馬尾紗等等產品正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
視而不見,最熟悉的“陌生”纖維
馬尾纖維無疑在動物蛋白質纖維中屬于一個非常小的分類。長久以來,因為馬尾纖維的應用范圍小、產量小、普通消費者了解得少,所以就導致它的“知名度”自然就更小。但是,實際上有一種馬尾毛纖維制品卻是我國廣大群眾基本上都見過,基本上都知道的“大眾”產品。
喜歡小說的人都知金庸先生筆下有一位絕世之武林高手,他就是武當派的祖師爺張三豐。這位老先生但凡一出場面必然是鶴發童顏,手持一把飄逸的拂塵頗顯其仙風道骨。遇到邪惡之人,老先生的拂塵則轉立即化為無敵武器。談笑間那拂塵就如同會長長的發絲一樣,在瞬間纏纏繞繞成一根根看起來很是平常卻厲害無比的利刃將對手制服。實際上,古代時候道士們必備的法器“拂塵”就是用白色的馬尾毛制作而成。
另外在舊時,我國民間大眾對馬尾毛的應用則更加廣泛。從古至今,“詩以言志,歌以詠情”都是文人墨客所津津樂道的事情?!段鲙洝防飶埳嘧反搡L鶯到最關鍵的時候一時技窮,無奈之下便拿出隨身攜帶的琴彈了一曲《鳳求凰》。張生雖然沒有司馬相如那般器宇軒昂、才華橫溢,但也憑借琴聲最終贏得了美人的芳心。發出這“讓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琴弦也是用馬尾毛纖維制作而成的。無論是諸葛孔明城頭上一曲琴聲演繹的空城大計,還是竹林七賢的領袖嵇康臨刑前的千古絕唱《廣陵散》都無不透露出琴在我國古代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現在我們很難想象沒有馬尾毛纖維的中國古代文化將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當我們進入現代社會之后,由于各種化纖替代品的出現,對于馬尾纖維的應用也隨之開始減少。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前的相當長時間段里面,馬尾纖維的應用可以說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那個非常的時期里,馬尾纖維的唯一用處就是供應國內各個樂器廠生產之用。那個時候,大城市的國營樂器廠采購人員需攜帶蓋有單位公章的介紹信到產區的國營供銷社聯系收購事宜。廣大牧民生產的馬尾纖維也只能通過供銷社這個唯一的渠道才能便成錢。不可否認的是,計劃經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馬尾纖維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改革開放之后,紡織服裝時技術、設備均落后等因素的制約,到上世紀90年代之前都沒有取得大的突破。不過,此時我國少數民族中的水族特色手工藝品“馬尾繡”卻綻放出了異常炫麗的光芒。
水族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以馬尾作為重要原材料的一種刺繡,它有著自己獨特的制作技藝與方法。繡品具有淺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張。馬尾繡工藝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帶及翹尖繡花鞋、女性的圍腰和胸牌、童帽、荷包等。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水族馬尾繡因其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神秘的圖案花色深受歐美、日韓等外國客商的親耐。一度,馬尾繡成為了當地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暢銷世界各地。后來,水族馬尾繡入選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這一古老的原始藝術的保護帶來了更好的機遇。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隨著社會發展,消費者審美觀念的改變等方面的原因。如今水族馬尾繡工藝傳承不但出現了嚴重斷層現象,馬尾繡的產品質量也急劇下降。導致了水族馬尾繡目前處于基本上技術失傳,市場上產品難見的即將消失狀態。
毋庸置疑的是,馬尾纖維及其制品從古至今都見證著中華民族發展的每一個過程。即便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用馬尾纖維制作的琴弦發出的聲音仍然是化纖等替代纖維所無非比擬的。馬尾纖維行業雖然小眾,但是在不經意的“角落里”仍然頑強的演繹著自己的傳奇。{page_break}
失而復得,有“搞頭”的古老纖維
在我國古代幾乎所有跟馬尾纖維有關的產品都是純手工工藝制作,采用的也是師徒父子口耳相授的傳承模式。這種傳承模式確實在相當長的時期保持了馬尾纖維工藝的持續性,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后這種模式又因為傳承渠道過于單一。在經濟高速發展,消費觀念日新月異的當下,受到其他行業、工作高收入、快致富的沖擊。我國傳統的馬尾纖維制品生產工藝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一直面臨著后繼無人,甚至是瀕臨消亡的窘境。
如何才能讓我國眾多的傳統手工藝紡織服裝產品重新煥發出生機,一直都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具體到馬尾纖維制品上來說,讓它再次進入人們眼簾,并且成為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做副業的主要收入的,卻是源自于一筆久久不敢接手的訂單。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這里被稱為“中國絲網之鄉”。安平絲網出口量占到了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額,基本上形成了“世界絲網看中國,中國絲網看安平”的產業格局?,F年31歲的趙士峰是土生土長的安平人,雖然年齡不大但從事馬尾纖維制品的外貿卻已經有10來個年頭了。從他的祖父那一輩開始就他的家庭就一直從事著馬尾、馬鬃的生產加工生意。
時間還有追溯到2000年,當時剛剛跟隨家里的長輩進入到馬尾纖維行業的趙士峰接到了一筆來著日本一家公司的訂貨單。這家公司一次性就要訂購大約3000張“馬尾羅”。然而,面對這筆誘人的訂單趙士峰卻怎么樣也高興不起來。原來,雖然這家日本公司給出的“馬尾羅”價格很高。但是,趙士峰幾乎跑遍了當地的每一個村鎮都沒有見到一張“馬尾羅”的影子。
“馬尾羅”是我國一項非常古老的傳統手工藝產品,指的是以馬尾或馬鬃為篩絹的篩子。根據史料記載,河北安平正是馬尾羅的發源地和主要生產、集散地。在過去,由于安平境內的滹沱河經常泛濫成災,莊稼顆粒無收,于是馬尾織物特別是馬尾羅的生產就成為安平百姓重要的謀生手段。
據了解,馬尾羅的生產首先是要將馬尾毛按黑色、白色、灰色、花色四種分色擇出。再把馬尾放在鍋內用水加堿煮,然后用清水洗干凈。其中白色的馬尾毛還須用加入特殊物質的水再打洗一遍,以防其使用后變黃。隨后再把處理完畢后的馬尾在陽光下晾曬或風干,接著在釘板上把馬尾毛梳理通、打成捆、上鍘刀鍘齊。最后再將這些馬尾毛用小型的木質踏板織機,紡織成孔眼較大的馬尾布(篩網)。以前的人們用碾子或者石磨把糧食軋碎后,再用馬尾羅進行篩分、過濾。經過馬尾羅篩分過之后,較粗的糧食顆粒便被去除,人們就能得到質量較好的玉米粉、面粉等。
在馬尾羅的“故鄉”竟然找不到產品,這讓趙士峰十分意外。在惋惜到手的訂單沒辦法接,看到的錢賺不了之后,他也開始留意起有關馬尾羅的各種資訊。
轉眼之間,幾年時光匆匆而過。一天,趙士峰騎著摩托車臨近的鄉鎮集市上辦事。中國農村的集市從來都是那樣熱鬧,老百姓把自己家的糧食、蔬菜、特產紛紛擺在馬路的兩側待價而沽。突然,趙士峰發現一張鋪在地上的塑料布上面擺放著一塊讓他尋覓很久的馬尾羅。趙士峰連忙停下車,來到這地攤前面拿起馬尾羅認認真真的觀察、撫摸起來。
順著這塊馬尾羅的線索,趙士峰一路追尋下去終于在安平一戶農家小院里找到了它的織造者。太陽透過院子里大棗樹葉間的縫隙,把陽光斑駁的灑在這個寧靜的小院里。已經80歲高齡的趙榮啟老太太正坐在門前的臺階上專心致志的踩著織機。老人旁邊的地上,放著幾塊已經初步織好的馬尾羅。
趙榮啟老太太從12歲開始學習織馬尾羅。據說是一路從娘家織到婆家,一家老小的吃穿生活用具甚至是房子都是靠她一梭一梭的織出來的。趙士峰找到老太太之后如獲至寶,便邀請她給自己織馬尾羅,產品全部以高于市場價收購。隨后,在閑聊中又得知趙老太太不但自己熱愛馬尾羅的織造,同時還非常想把自己的這門手藝傳播下去。{page_break}
實際上,在安平當地凡是上了點年齡的農家婦女多多少少都會一點馬尾羅的織造技術。但是由于馬尾羅的織造不但要全憑手工完成,并且工序繁多、工藝復雜。再加之在很多地方傳統的馬尾羅已經被各種金屬篩網等替代,市場一度快速萎縮,產品銷路不好。所以很長時間以來大家都逐漸停止了馬尾羅的生產。
而日本的客商卻是看到馬尾羅純天然,無污染,無毒害的特點,在他們國內的市場上主要用于藥材、精糧等直接用于人體上的材料篩分使用。同時,由于日本自己并不會織造馬尾羅的技藝以及生產成本過高等原因所以長久以來都是向中國進口。但是由于馬尾羅生產的日益萎縮,導致其進口量嚴重不足,因而在日本的市場上馬尾羅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
一方面是國外市場有巨大需求,另外一方面是當地勞動力富余,同時還要趙老太太這樣“資深”的技術人員,這一下就讓趙士峰發現了商機。于是,他便著手尋找場地,組織人手,添置設備開始了馬尾羅的批量生產。與此同時,他還請趙老太太給請來的農村婦女介紹紡織馬尾羅的一些技術、敲門。這樣一來,這些農婦不但可以利用閑暇時間進行織造同時也不斷提高了自己的技術能力以及馬尾羅的質量。
隨著越來越的當地人參與到馬尾羅的生產、銷售產業鏈上來,安平的馬尾纖維產業也開始逐步恢復了過去的生機。馬尾毛纖維產品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之后,又吸引了更多的國際、國內客戶慕名前來采購。于是,安平的馬尾纖維產業也就從此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路子?;侍觳回撚行娜?,時間到了2012年,僅僅上半年安平就出口馬尾羅以及其它諸如馬尾毛筆、馬尾化妝刷等和馬尾毛纖維相關的產品上億元。
馬尾羅跟我國其它的一些古老流傳下來的紡織服裝產品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同樣受到了來自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甚至是新的消費觀念的沖擊。在同樣沉寂后,馬尾羅卻依靠自身的優異新能以及行業內各方孜孜不怠的探索、追求。最終枯木逢春,重新煥發出了盎然的生機,這其中的經驗值得我國其它傳統的,特別是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工藝紡織服裝行業借鑒。
防微杜漸,創高品質的天然纖維
馬尾纖維運用到現代服裝制品上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目前一般都用做服裝的輔料。據了解,現代高檔西服、女裝的胸襯布、蓋肩襯布基本上都是選用天然馬尾毛襯布制作而成。馬尾襯布是以以天然黑、花、白色馬尾紗為緯紗,以棉紗或者是滌棉紗為經紗織造而成的機織產品。由于馬尾紗的彈性大、保型好、有著非常好的透氣性、幾乎沒有什么縮水性、抗皺性強等特點,使其基本上成為了高檔服裝襯布原材料的代名詞。
然而,我國毛紡織服裝行業長久以來都是以羊毛、兔毛等常見纖維的加工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由于馬尾毛纖維與羊毛纖維的性能差異很大。這樣就導致了馬尾毛纖維的生產工藝、設備都比較特殊,所以目前我國生產、加工馬尾纖維的企業相對來說是非常少的。故而,馬尾纖維制品的產量也十分有限,產品常常都是供不應求。一方面是高檔服裝產業的大量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產量嚴重不足,這就自然引起了一些不法商販為了追求巨額利益,鋌而走險不惜以身試法。
2012年春節后,西華某師大中文系大四學生張萬能前往一家單位實習。為了能夠更出色的完成踏出校園的第一份工作,他覺得購買一套高檔西服把自己包裝一下。于是,他就利用傍晚的休閑時間前往品牌西服專賣店較為集中的步行街挑選。在某專賣店被導購員告知是用的馬尾襯布,不會變形之后,張萬能便花2000余元購置了一套黑色西服套裝。然而,在穿著一次干洗之后便出現了起皺、變形等質量問題。張萬能隨即找到商家理論,但商家以是干洗中出現的狀況導致的西服變形為由拒絕賠償。
后來,他找到當地消協投訴。但是即便是消協出面調解仍然沒有取得任何結果。最后,他被告知如果要確定是干洗還是服裝本身出現的問題。只能重新購買一件同樣款式、批次的西服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才能最終確定。不過,2000多元的價格以及檢測還需要的費用對于一個尚未真正跨出校門的普通學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經濟壓力。無奈之下,張萬能只能自認倒霉吃了一個啞巴虧。
纖維質量一直都是紡織服裝產品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對于馬尾毛纖維這樣本來就屬于小眾的產品更是如此。在絕大多數消費者尚不了解它的特性、優點的時候,就被傳出質量問題恐怕不利于這種纖維的后續發展。
此外,在對馬尾毛纖維生產工藝、設備研發等各個方面我們都跟國外先進水平國家有較大的差距。據了解,我國企業主要使用的半機械馬尾紗包纏機只能使用30厘米以上的馬尾鬃,同時紡一噸馬尾紗需要100個工人勞動一個月。而國外有些企業的先進設備則是18厘米以上的馬尾鬃全都能利用,每紡一噸馬尾紗只需6個工人半個月即可完成。
實際上不論是生產效率還是產品質量,國內馬尾毛纖維行業跟先進國家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不過,由于目前國內市場因拉動內需而發展迅猛,又正好給了我國馬尾毛纖維行業一個迎頭趕上的良好契機。只要我們加大研發力度,努力借鑒吸收新技術,狠抓產品質量,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馬尾毛纖維行業必然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