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備的分工合作生產方式
分工合作生產里包括“流水作業”與“非流水作業”這兩種方式。“流水作業方式”指的是按照工序的順序從頭至尾進行產品生產。為了讓流水作業方式取得成功,需要讓分工做到同步化(也就是說要使每個工序所需的時間均一化)。減少每個工序的半成品數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縫制操作方面,流水作業方式是一種盡量減少半成品數量,使問題明顯化的方法,它比非流水作業方式在管理方面、質量方面更為優秀,但是一旦半成品數量跟不上的話就極易發生流水線停產的現象,因此它需要嚴格地進行管理。此外,為了能讓整體的效率得到最適合的提高,與其用計件工資系統還不如采用集團獎勵金體系更為合適。
由于非流水作業方式即使產生了問題,生產線也不會立刻停止,因此十分便于管理。另外,采用計件工資系統會比流水作業方式更為容易。但是,由于不管什么工序都會產生半成品,這其中就很難發現停滯的工序(也就是瓶頸)因此其效率不好。
產品在移動時的數量(簡稱移動批量尺寸)有多件集中在一塊運送“批量流水”,也有單件運送的“單件流水”等流水作業方式。由于衣料產品的尺寸、顏色、花樣是多種多樣的,每個產品的管理都是非常繁瑣的,工序間產品的搬運數量等在工廠內也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放在籃內”、“打印連續編號”、“繩子捆扎”、“器具夾入”等方法來區分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要讓產品混雜在一起。
“繩子捆扎”的做法是用裁剪下來的碎布料制作的繩子來進行捆扎稱之為捆扎體系。這在服裝行業是最普遍使用的搬運方法,被運用在各種操作方式下,特別是在部件生產部門,多數采用按機種進行設備配置,在工序間搬運要花費時間,因此需要一次將多件產品集中在一起運送,這樣能縮短時間。此外,減少了多件集中搬運的管理次數,還可以防止不同顏色尺寸產品的混雜以及產品的散落等。
可以說分工合作生產和個人獨自操作生產是各有優劣,對于大批量進行生產的中國服裝企業來說還是應該采用分工合作生產比較好。這其中主要的理由之一就是個人獨自操作生產的生產性能遠遠低于分工合作生產。
個人獨自操作生產是手藝人在手工作坊里一件一件進行生產的方式,但要進行高效率高品質的產品生產采用分工合作生產方式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在生產多品種少量產品的工廠內,一般只會考慮到分工合作生產的不足之處,大都比較傾向于采用個人獨自生產方式,或者采用與之相近的方式,但因此造成利潤不高的工廠也不在少數。我認為即使是品種多,也有必要研究討論一下采用分工合作生產方式。
作為分工合作生產的標準,就是同一個生產項目在流水線上要運作一周以上,采用分工合作生產方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產的效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