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市人保局建立企業孵化基地 返鄉農民工創辦鞋廠
貴溪市人保局通過創建創業一條街、建立企業孵化基地、加大創業培訓力度、落實政策扶持等方面,打造返鄉農民工棲息地,改變了農民工“候鳥”式務工方式。據統計,有4.3萬名返鄉農民工實現了家門口創業和就業。
為吸引“候鳥”農民工回鄉棲息創業,創業一條街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每年出資60余萬元,為落戶企業承擔一樓店面租金、承擔一半的企業生產用電、用水費用,同時,幫助企業招工、協調企業辦理小額擔保貸款等。這些舉措吸引了很多返鄉農民工前來創業,為更多的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37歲的楊林華與他人合伙,在創業示范街租用了10間店面,創辦了振興鞋業公司。他說,政府的支持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企業發展較快。目前,振興鞋業公司已招收了50多名農民工,每月能生產7萬多雙半成品鞋,產值20余萬元。
為鼓勵更多的人投身創業,解決部分創業者面臨的資金不足問題,一是為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每一家企業都可以申請20萬的貼息貸款。并簡化審批程序,幫助企業更快的得到資金扶持。二是資金直接扶持,為每家入駐企業提供2000元/年的水電費補貼,共補助1.8萬元,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進步提升了創業者的熱情。貴溪市食品加工總廠的創辦人黃文就是此項資金扶持措施的受惠者,他的廠于2008年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進行捺菜等貴溪特色食品的生產加工,解決了150余名返鄉農民工就業。目前孵化企業32戶,入駐企業13家,9戶企業已投產,解決1000余人就業。
加大創業培訓力度,開展送“崗位”活動。對有創業愿望、有培訓需求的返鄉農民工進行免費創業培訓。幾年來,共舉辦58期培訓班,培訓人數2480人,通過培訓,激發了他們的創業熱情,幫助其掌握了創業技能,拓寬了創業思路,增長了創業理論知識,并帶動了3萬余人就業。同時為破解歷年經常出現企業“用工難”、民工“就業難”的“雙難”問題。該市緊緊抓住民工返鄉前的有利時機,開展“送崗位”下鄉活動,將用工信息發到農戶的家門口,發放企業用工信息5萬余份;組織招聘、招工會,250多家用工企業參加了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5500多個。
該市建立了“政府引導、部門協調、社會參與”的小額貸款幫扶機制,營造了人人關心、支持、參與扶持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在工作中堅持“既辦成好事,又規避風險”的原則,注重小額擔保貸款對象的認,嚴格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和貼息資金的撥付程序,按照個人申請、鄉(鎮)推薦、資格審查、審貸會審核、擔保中心擔保、經辦銀行核貸的工作程序嚴格開展小額擔保貸款業務。返鄉農民工蘇貴華通過小額擔保貸款的幫助,實現了了致富夢。現蘇貴華茶園每年摘春秋夏三季鐵觀音茶,僅靠賣粗茶每斤100元,每年純收入20多萬元,還帶動本村10多位婦女就業。
幾年來,全市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47億元,其中扶持個人創業1.95億元,小企業貸款1.52億元,累計直接扶持4843人創業,累計帶動22546人就業,其中扶持個人創業帶動19538人就業,扶持小企業帶動3008人就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