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家服裝品牌供應鏈環境存在污染
日前,發布的第二期綠色選擇紡織業調研報告公開了49家紡織企業及其原料供應商在中國的環境表現,指出一批大型服裝品牌對其在華供應鏈的環境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對此,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向《證券日報》記者談到:在這49家知名品牌服裝企業中,有47家品牌服裝企業的供應商查出有污染問題,只有溢達和巴寶莉兩家企業的供應商沒查出有污染問題。
綠色選擇聯盟的多家環保組織通過調研,于2012年4月開始與49家中外服裝品牌展開對話,詢問其是否了解包括染整供應商在內的供應鏈的環境表現。此后,30家企業與NGO進行了溝通。此后,綠色選擇聯盟組織于2012年9月25日再次致信49家品牌,截至2012年10月7日,共有17家企業對此進行了回復。
據環保組織透露,H&M、NIKE、溢達、沃爾瑪、李維斯、阿迪達斯、巴寶莉、Gap等17家品牌總體表現積極。而在材料供應商的管理方面,只有NIKE、溢達、阿迪達斯、H&M、里維斯和巴寶莉等6家品牌開展了染整供應商的環境管理,而其它品牌尚待將管理沿伸到這個環節。
除上述17家企業外,仍有22家表現負面。其中,有19家沒有作出任何回應,3家則僅作出了敷衍回應。而在19家不予回應的企業中,包括迪士尼、Polo Ralph Lauren、361度、Kappa、安踏、梅西百貨、阿瑪尼、Calvin Klein、家樂福等商家和品牌。從上述調查可見,不同的服裝品牌企業對供應商污染問題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
除了不回復這種視而不見的態度外,還有其它品牌商采取了消極對待的做法。據環保組織透露,英國最大的跨國商業零售集團瑪莎百貨曾回復稱對可能提出的各種關切進行檢查核實,所以這些要求(環保組織信中的問題)可能會被解決.但是,環保組織的調查稱,瑪莎百貨的供應商慶茂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仍有污染問題,與慶茂僅一河之隔的斗唐村河水被嚴重污染的照片也被拍下。
在中國,由于環境監管弱,環境訴訟難,造成違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加之水等資源的價格偏低,導致染整企業普遍缺乏節水節能、減少污染排放的動力。馬軍認為:存在很大的問題是,重復利用廢水比例低,主要是由于利潤有限,企業沒有動力。印染和整理這兩個環節占紡織業廢水的80%,化纖生產占12%,由此可見,低附加值占的比例較高,這樣一來,企業為了追求利潤便采取了成本最少的途徑。
目前,我國水價偏低,使得企業寧可用新的自來水也不去用循環廢水,主要是因為用新水比用循環廢水便宜很多。有環保部門評價,我國能源和資源的利用效率比發達國家的效率低2倍以上。環保組織認為,面對這樣局面,中國政府需要強化監管,中國社會需要加強監督,而從這些染整企業大量采購產品的國際和國內知名品牌也有責任加強對供應商的環境管理,避免其外包生產給中國的環境和社區造成損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