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要靠"軟戰略"破解市場困局
當前時期,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產品在世界市場占有率已接近40%.要符合時代的變化,中國紡織貿易的發展重心要從"兩大一低"轉變為"兩高一精",即從大產業規模、大批量加工、低價格競爭深化為高附加值、高集成與精益制造。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戰略要從硬戰略轉變為硬戰略與軟戰略結合,更要巧戰略。如何破解困局、穩定出口?如何優化產品、市場、產業結構和外貿模式?正確的政策策略源于對當前中國紡織所處的特殊時代的復雜因素的認識和分析。
中國紡織品服裝市場占有率將持續攀升。21世紀開始后的十年,對世界和中國紡織影響最大的兩件事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和扭曲的貿易體制多纖維協定的消亡。中國這一最大的紡織生產與出口國加入WTO和MFA的終止,使全球紡織貿易率先回歸自由貿易原則,使各國--包括發達國家的比較優勢得以釋放,全球的紡織服裝貿易迅速增長。在此期間,世界和中國紡織出口包括纖維、紡織品、服裝和鞋類產品的出口都在增長,而中國的增長幅度更快。2001~2010年,中國紡織品出口增長了4倍,進口服裝增長了3倍。進一步分析與預測表明,除了紡織纖維中國需大量進口,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份額略有減少,紡織品、服裝和鞋類的出口和市場占有率仍將持續上升。
全球采購趨勢中檔產品需求減少。中國入世和MFA的消亡,加速了全球紡織業網絡重構和回歸貿易自由化的進程,扭曲的貿易障礙逐漸消除,國際買家采購的決策更趨合理。制造成本仍是買家選擇采購地的重要因素,但這只是導致買家訂單轉移的一部分因素。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揭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后MFA時代,服裝出口增長的國家和地區除了低工資成本國家外,高工資的國家和地區也有增長,而中等收入國家出口增長不多,甚至下降。金融危機中,采購商為了避免市場風險,迎合市場快流行、個性化的需要,快單、急單、補單增多,長單減少,小單增多,大單減少,低端,高端的訂單增加更快,而中檔的產品增長較緩。
贏得后"X"時代中國紡織服裝業應對有術。后"X"時代世界紡織服裝貿易仍會增長,盡管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下滑,但中國紡織服裝出口貿易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這是支持中國紡織產業發展的重要判斷和決策依據。根據上述分析,企業、行業、政府應在后"X"時代作出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應對策略。改善貿易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研究。無論從OEA到OBM,價值鏈升級還是柔性化生產鏈整合,對交通、通訊、物流、能源、融資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加強對稅收、融資、進出口配額、特別是棉花原料政策的系統研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