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農對2013年棉花種子的期盼與擔憂
每到棉花采收快要結束時,棉農對棉花品種談論的話題是最多的,有的說選用了一個好的品種增了產,有的后悔選錯了品種減了產。他們在交談中對種子市場上的棉花種子都有著一種深切地期盼與擔憂。
今年9~11月,筆者隨中國農村技術協會棉花專業種植專業委員會的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分別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參加了多場棉花新品種高產典型現場觀摩會議,并與江蘇、浙江省的有關農資經銷商及棉農朋友在電話中交流了棉花新品種的表現情況,盡管浙江、安徽、江西幾省部分產棉縣市因受臺風和漬害的影響使棉花遭受減產,但受災之年仍有不少因為選用優良棉花種子而增產的農戶。湖北、湖南、江蘇等省棉花生產形勢相對要好,高產農戶比比皆是,其中不乏選用棉花良種的增產大戶。比如,湖北省漢川市刁東棉花原種場新樂大隊64歲的原黨支部書記張春城種的15畝棉田,選用的中國名牌、國審品種華雜棉H318,畝產籽棉達735斤,曾引來不少本地和外地客人們前來參觀取經,張春城在介紹情況時,總把選用優良品種作為增產的首要經驗。
多年的棉花生產實踐告訴棉農,良種是棉花增產的首要因素。從筆者在各地調查的情況來看,越是增產的地方,農民對棉花良種的要求越是迫切,增產幅度越高,對良種的需求量越大。農民對良種的期盼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的農戶正在準備選購棉種,由于市場上棉花品種太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選哪一個品種好,希望有關部門進行指導;二是有的農戶已經認準了今年的增產品種,打算明年全部更換這個良種,怕市場斷貨不能完全滿足要求;三是不少農民說,今年表現好的良種,明年要繼續確保質量,不要頭年好,次年差,三年地里“多、亂、雜”;四是在南方棉區,已經習慣了采用育苗移栽技術,農民們主張選用以轉基因雜交棉為主的抗蟲棉種,擔心購不到正宗的雜交棉種;五是在棉種價格上,很多農戶說,只要棉花良種貨真,哪怕價格高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就怕品種變味或者用雜交F2冒充F1。
從筆者所到之處的棉花生產動態來看,明年的棉花生產面積除極少數地方穩中有升外,多數地方呈繼續下降的趨勢。為在逆勢中能夠有效地促進棉花增產,必須充分發揮棉花良種的優勢,首先是農業主管部門應結合冬春的“陽光培訓”工作,引導棉農正確選用適宜當地的主推棉花品種;其次是高產品種在當地應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第三是所選品種一定要具有省以上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標示品種,最好是選用國家審定的名牌品種,嚴禁未審定的品種和散裝棉花種子進入市場;第四是盡量選用雜交抗蟲棉品種,因為雜交抗蟲棉在同等栽培管理條件下,比常規棉要增產15%左右;第五是確保種植大戶能夠選用上正宗的優良品種,通過他們的示范作用,可加速優良品種的擴大推廣;第六是加強技術指導,搞好良法配套,全程跟蹤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