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股2012末日劫難關店甚至打三折搶客
1月5日消息,據報道,2012年已經過去,瑪雅預言的“末日劫難”并未到來;但對在港上市的內地體育用品公司而言,過去一年堪稱“劫難重重”,關閉門店的數量不斷創下新高紀錄。內地媒體報道,李寧和匹克去年關閉門店數量均超過1,000家,即平均每天各有超過3家門店陷入“末日”。此外各大品牌爭相打折搶客之風已愈演愈烈,若干產品甚至低至3折出售。
李寧匹克去年齊關逾千店
據媒體報道李寧關閉的門店基本位于內地三、四線城市中銷售情況不好的地段。有接近公司人士透露,李寧還將繼續關閉門店,“目標是繼續淘汰經營不好的門店,留下經營良好的門店”。匹克關閉門店的意圖基本相同,報道引述匹克中國高管指出,“經濟不好、銷量萎縮的時候也是優化渠道的好時機,門店的關閉就是優勝劣汰的過程”。
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和匹克這五大品牌門店的數量,經過一番集成紛紛回到了7000家上下的水平。又引述行業人士指出,在消費動力不足、產品供大于求的大環境下,前幾年盲目擴產帶來的庫存和大肆擴張的門店,反而成為各大品牌的負擔,“正常來說,門店數量6,000到7,000家足已覆蓋內地80%市場了”。
各大品牌爭相打折去庫存
由于庫存仍居高不下,各大品牌不斷嘗試打折、直營、回購等方式去庫存。媒體披露,安踏、特步、匹克和361度在2012年推出的新產品均打8折甚至更多,一些舊款則以5折甚至3折出售。李寧亦不例外,據前首席運行官張志勇離職前披露,2012年其工廠店和折扣店折扣率普遍為50%-53%。
幾乎無利可圖 代理商叫苦
更嚴峻的是,無底線的價格戰讓企業有時候不得不以近于零的利潤來快速推貨,成為一種“斷尾求生”的不得已之舉,對代理商的積極性造成嚴重挫傷,導致“惡性循環”。有二線城市休閑服裝代理商表示,除去人工、店租外,盈利空間已經十分有限,“只要品牌的直營店一打折,幾乎賺不到錢”。也有企業為控制新存貨的生成,不斷建立直營店和折扣店,逐步加大對銷售終端的控制力度。然而直營店比重越大,意味著運營成本越高,要求企業具有更為安全的現金流水平,以支付各種經營開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