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運動鞋服大事件盤點
1.行業高庫存,業績增長緩慢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和動向這6家國內運動品牌的總庫存達37.21億元,與去年底36.99億元的總庫存相比,增加了0.22億元。
另外,整個行業增長緩慢甚至下滑。耐克第一財季下滑12%,阿迪達斯前三季度增長14%;本土運動鞋服品牌上半年凈利潤和門店增減量(較去年底),李寧為-84.5%和-952家,匹克為-43.3%和-1067家,361°為-22.9%和-185家,安踏為-17%和29家,特步為0.3%和165家。
2.運動品牌轉型時尚休閑
在國內運動鞋服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不少運動品牌紛紛轉型時尚休閑領域,這被普遍視為閩派鞋服產業鏈的“最后一桶金”。 時尚休閑板塊“看上去很美”,但企業真要轉型卻是傷筋動骨的事。時尚休閑與運動鞋服的運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研發團隊、視覺信息、原輔材料、供應鏈平臺、市場終端等方面都不一樣,倘若貿然轉型,風險很大。
3.倫敦奧運營銷
倫敦奧運會期間,本土運動品牌各顯神通。 李寧拿下中國乒乓球隊、中國體操隊、中國羽毛球隊、中國跳水隊和中國射擊隊5支“金牌夢之隊”的贊助權; 安踏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10項國際奧林匹克賽事提供領獎裝備,設計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服“冠軍龍服等等,倫敦奧運會由于時差、國內經濟大環境、運動鞋服市場等原因,營銷效果顯然不如北京奧運會。國內運動品牌根據自身的實力,對相應的奧運資源進行有效地優化配置,各品牌奧運營銷各有特色。 然而,奧運營銷僅是企業整體戰略中的一部分策略,并不能因此決定企業的發展命運。在奧運會之后,本土運動品牌更多是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繼續有條不紊地前進,以求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
4.李寧換帥
李寧公司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高管團隊調整方案,原行政總裁張志勇自7月4日起退職,TPG合伙人金珍君出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執行副主席,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主席蘇敬軾出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聘用新任行政總裁之前,李寧公司將由創始人及執行主席李寧及執行副主席金珍君帶領。
5.特步推全渠道電商策略
特步電子商務總經理肖利華表示,特步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將陸續啟動電子商務。特步電商的工作重點是加強全網的渠道整合,包括線上線下以及移動端。 特步的商品重心從板鞋轉向跑步鞋,專注跑步賽事營銷,包括成立特步“跑步俱樂部”,贊助2012天津國際馬拉松賽、鄭開國際馬拉松賽、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等。
6.喬丹體育和飛人喬丹對簿公堂
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向中國法院起訴中國運動服和鞋類生產商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喬丹體育)涉嫌侵犯其姓名權。喬丹體育甚至注冊了喬丹兩個孩子的中文譯名,而該公司正謀求上交所上市,因涉嫌商標/姓名侵權備受爭議,被指誤導中國消費者,喬丹體育上市暫緩。
7.貴人鳥上市
貴人鳥于今年5月9日過會,擬發行1億股,募集資金8.8億元。但由于行業整體情況等原因,貴人鳥或將面臨“業績”變臉的尷尬。相關數據顯示,貴人鳥的存貨周轉率從2009年的6.40次提高到2011年的9.44次,也就是存貨周轉天數由56天縮短至38天。但是該公司2011年庫存商品卻較2010年末增加0.57億元,增幅達65.68%.另外,該公司是外商投資企業,2008年-2009年免征所得稅,2010年-2012年期間所得稅減半。但自2013年起,如無其他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出臺,所得稅稅率將恢復正常。而2011年、2010年和2009年,所得稅優惠占凈利潤比分別達到10.36%、14.85%和30.46%。
8.匹克國際化之路
匹克的全美旗艦店在美國洛杉磯西好萊塢梅爾羅斯大街開業,由此正式進入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市場,開始與國際運動品牌巨頭耐克、阿迪達斯同場競技。匹克在當初改名之時便是以“創國際品牌”為戰略目標,近些年,匹克以一系列的行動進行其國際化之路,在美國開店,倫敦奧運會贊助七個國家,攜手NBA、FIBA、WTA等國際賽事組織以及與20多位NBA頂級球星合作,種種跡象表明,匹克對其國際化有著長遠的規劃。當然,也有人認為,匹克的國際化之路已為時過晚,在此時的行業狀況下,國際化過于艱難。那么,匹克的國際化之路究竟能走多遠,我們拭目以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