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中國學習的日本紡織服裝業升級路徑
日本紡織服裝產業80年代進入升級期。二戰后,日本紡織服裝行業經歷了以高速增長的國內貼牌生產為標志的成長期;60年代進入成熟期后,國內貿易競爭力呈現先增后減的倒U曲線過程;80年代,伴隨成本優勢漸失,日本紡織服裝產業迎來升級,上游制造以高附加值產品為突破,而服裝業則轉向發展時尚產業,從單一產業轉變為制造、流通、廣告、服裝及運動、休閑等生活關聯產業的生態系統。
日本上游紡織制造產業升級分成三個步驟:
1)低端產能外移:將上游基礎產業向新興成本優勢地區轉移,形成全球紡織服裝第二次產業轉移;
2)淘汰落后產能:日本政府聯合出臺以設備注冊制度為代表的嚴防政策和以收購報廢設備為代表的扶持政策,引導紡織產業淘汰落后產能;
3)高附加值產品創造:政府扶持、引導政策下,日本國內紡織產業通過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及與其他產業合作等方式進行尖端科技研發以提升產品附加值。
日本下游品牌服裝產業升級通過兩條路徑:
1)日本把握70、80年代國際時尚界亟需異域文化的時機,配合日本設計師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政府適時推出東京時尚周,成功締造時尚之都地位。
2)本土大眾品牌通過持續推進供應鏈精細化來提高市場反應效率和減少流通環節費用來實現產品的多樣性和價格親民化,并最終確立了SPA這種供應鏈縱深一體化模式在日本大眾品牌中的普及。
日本紡織服裝產業升級對中國的借鑒:
上游制造,由于日本升級過程中“政府推動”因素在中國缺失,國內難以復制日本尖端科技研發的升級思路,未來可能路徑將是低端產能外移后,憑自身規模化成熟工藝基礎,吸引國際中高端產能需求,而目前具有成熟中高端生產能力和規模優勢的企業將在此過程中受益。
下游品牌服裝,日本兩條升級路徑中供應鏈精細化更符合中國消費現狀,將是本土品牌服裝企業未來提升的主要方向,綜合考量直營比例匹配度和行業排名指標,選定渠道布局合理、實力領先、有望在未來精細化比拼中突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