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行業受困同質化 亟待轉型求變
2012年對于中國服裝行業而言,可謂愁云慘淡。李寧、匹克、安踏等一系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體育休閑品牌深陷“關店潮”,A股市場上美邦服飾、華潤錦華、羅萊家紡、森馬服飾等股價年跌幅均超過40%。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服裝行業的困境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話題。作為一家服裝企業的老總,都市麗人董事長兼總裁鄭耀南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服裝行業門檻不高,進入者眾多,同質化現象嚴重,產品、門店甚至營銷手段都嚴重趨同。這一系列問題導致消費者的選擇性差,必然會引發行業“過剩”。
對于過去幾年一直高速發展的體育休閑服裝品牌集體遭遇滑鐵盧,鄭耀南表示,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中國的服裝企業沒有適時走向轉型之路,未能求新求變。“體育休閑品牌同質化嚴重,產品線過于集中;目標受眾范圍窄,都集中于年齡20、30歲的年輕群體;店鋪擴張太快,拖累資金鏈”,鄭耀南表示,這三大原因使得中國體育品牌如同困獸,深陷泥藻。
盡管市況堪憂,但是鄭耀南卻帶領著都市麗人在內衣市場逆勢擴張。截至2012年底,都市麗人年終端銷售額已經突破4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擁有4000多家門店,成為國內最大的內衣連鎖企業之一。“我們計劃利用五年時間,能從現在的4000家門店擴張到10000家門店”,鄭耀南對記者描述著都市麗人的“萬店計劃”。
面對紡織服裝行業的整體下滑,鄭耀南的“萬店計劃”會否是水中之月?面對質疑,鄭耀南表示,目前中國的貼身衣物市場正處于高增長期,消費者對于內衣褲、家居服、文胸、保暖衣、塑身衣甚至襪子的需求已經不再拘泥于舊有的產品,時尚、品質、品味已經成為主題。
當然,外部的需求并不能保證一個企業就有生存發展的機會。鄭耀南表示,都市麗人會通過多元創新和苦練內功來保障未來的增長。“產品研發創新、門店銷售創新、營銷方式創新、信息化創新等等,我們一直在求新求變”,鄭耀南介紹稱,“以信息化為例,我們四年前就開始搭建企業信息化平臺,并且是聯手IBM、SPA這類的行業巨頭,用需求端信息來倒推產品研發。通過實施門店信息化,都市麗人對終端門店實現了自動補貨、智能排班。正是因為提前布局信息化,才能有效地保障都市麗人的門店擴張計劃”。
伴隨著中國內衣市場的快速發展,維多利亞的秘密、黛安芬等國際巨頭也加快對二三線市場的滲透。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鄭耀南表示,這些競爭對手優勢明顯,但是國產品牌也有自己的機會,練好基本功是應對競爭的基礎。“作為國內品牌,我們有本土優勢、產業鏈優勢和價格優勢”,鄭耀南坦言,作為貼身衣物“一站式銷售模式”的創新者,都市麗人將通過創新服務體驗,創新產品結構,來踐行自己的“快時尚”理念,“我們將用二三線城市市場的高增長來支撐企業未來的高速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