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國內棉花行情分析盤點
由于棉花市場上接近全年740萬噸產量的90%以上的新棉,已經收儲進入儲備庫,可供流通的高等級棉花資源所剩無幾,故而政府常態化進行且按照3:1的比例配發進口棉配額的儲備棉投放競賣(政府稱此輪拋儲持續到7月底,計劃拋儲量450萬噸。),就成了用棉企業采購國內棉花的唯一渠道。充足的棉花庫存,使得拋儲棉價格基本穩定,國內棉花價格走勢的“風向標”也就只有唯儲備棉競賣價格的馬頭是瞻。
另外,由于儲備棉競賣投放的棉花等級并不能完全適用和滿足棉紡織企業的配棉需求,因之使用進口棉配額購買適用等級的外棉以滿足配棉需求,也就成了用棉企業的不二選擇。
同時,市場上為數不多的疆棉,也是用棉企業爭相采購的搶手貨,并由此推高了疆棉的價格。雖然內地棉紡織企業已經可以參與疆內的儲備棉競賣,但由于疆棉外運時間較長,難以應急,故而不急于補庫的棉紡織企業則繼續競買新疆庫的疆棉,而內地庫拋儲的少量疆棉由于即期可用而加價較高。
目前棉紡織企業競買儲備棉比較謹慎,部分企業表示棉花庫存尚可,不急于此時采購,可能后續采用“隨用隨買、分批采購”的模式競買國儲棉。但儲備棉競賣陸續推出部分2012/13年度棉花,受到用棉企業歡迎,從而稍微拉高了儲備棉投放的整體成交比例。4月份棉花市場的現貨供應以競拍儲備棉和采購外棉為主的“經營”方式,明顯的展示了“后收儲時代”國內棉市的特色,也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本月國內棉花市場行情整體仍是微幅盤整的疲弱走勢。棉紡織企業通過競拍儲備棉和采購外棉補庫,現貨幾無成交,現貨市場延續著有價無市的冷清行情,價格在12日上調至本月的最高價位19387元/噸后,便連續下調,全月累計是微幅下降的走勢。但由于前期高支紗訂單相比較多,故而激發了棉紡織企業購買高等級棉花的熱情。長絨棉價格則繼續上調,走勢堅挺,本月新疆137長絨棉累計上漲了2000元/噸,漲幅為7.49%。
{page_break}
電子撮合棉價在美盤弱勢下降和儲備棉競賣價格的拖拽、限制之下,其現貨屬性的一面展現無遺,如近期電子撮合MA1305合約在11日升漲至本月的最高價位19993元/噸后,便也進入了基本是連續下滑的通道,在12日至16日的“三連陰”之后僅隔一天,18日至23日竟又給出了“六連陰”的弱行走勢,全月亦是在盤整中累計大幅下降的弱行走勢。
只有鄭棉期貨棉價在倉單不足和新舊倉單交接所致的“隱形逼倉”壓力下,震蕩運行中給出了累計上漲的反向走勢。如近期鄭棉期貨CF1305合約上旬是穩中盤升的走勢,并于10日突破上月新棉收儲價格20400元/噸的束縛,升漲至20520元/噸的價位;此后便在跌宕起伏的震蕩盤整中保持繼續上調的走勢,終于26日盤升至本月的最高價位20670元/噸,為全月收官。
進入4月份后,儲備棉投放成交數量較上月逐步有所下滑。主要原因一是跟推出棉花資源的品級和承儲地有關系;二是受資金制約,棉紡織企業多為隨用隨買;三是隨著進口棉配額的陸續兌現和外棉價格的持續下跌,部分棉紡織企業轉而關注進口棉;四是后期政策尚不明朗,棉紡織企業在等待下一步加大高等級棉和進口棉投放,以及是否投放2012/13年度新棉的國家新宏觀政策明確(此前的公告稱4月將拋儲新棉,發改委官員也表示4月會加大高等級棉的投放比例。),觀望心態增強。直到18日儲備棉投放10號公告明確“投放部分2011年度進口棉以及2012年度臨時收儲的棉花”后,競拍數量才逐步提高。當周末(19日)競拍比例就提高到了22.28%(投放量為7.7萬余噸),而此后一周的周二(23日),在投放量增加到9萬余噸的時候,競拍比例又提高到了23.20%,可見新棉受市場青睞。
{page_break}
據了解,隨著港口外棉價格下跌,詢盤增多,成交回暖,出貨量增大。加之近期到港的棉花數量逐步減少,相應的港口庫存壓力有所減輕。下旬詢盤的主要是澳棉、巴西棉和質量較好的印度棉等高等級棉花,澳棉和西非棉有批量成交。近日江浙、河北地區已有棉紡織企業收到了領取三月份競買儲備棉配給的進口棉配額的通知,領取配額時間預計在本月底或者五月初。另進口棉配額價格繼續提漲,高端報價至3350-3400元/噸,3300元/噸的低價也相對減少,但核算進口成本加上配額成本,對于大多數棉商而言利潤空間有限。
據信息員反饋的信息,下旬河北省滄州、衡水、邢臺等地棉花銷售呈現量、價均走低的行情,地產棉價有100元/噸的下調,市場觀望情緒濃郁。如滄州市場弱3級現貨價格為19100元/噸(提貨、毛重、帶票,下同),4級為18800元/噸。229級新疆棉為21200元/噸,329級新疆棉為20900元/噸。已通關印度棉S6主流銷售價格為18800-19000元/噸,質量較好的澳棉為20400元/噸。
本月10日,中國棉花協會公布了市場期盼已久的“2013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下稱《預案》)。《預案》指出,2013年我國將繼續對棉花實行敞開收儲,臨時收儲價格維持不變,為標準級皮棉到庫價格每噸20400元(公重),收儲質量按新棉花標準執行。新年度收儲時間定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收儲執行地區為天津、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陜西、甘肅、新疆等13個棉花主產省市區,其它產區需納入收儲范圍的,經有關部門研究后另行公布。新《預案》除收儲質量按新棉花標準執行外,總體上價格和其他內容基本與上年度相同。但細則未出。下一棉花年度國內棉花即將實施新的標準,具體的級差及檢驗工作的磨合,都是參與交儲的棉花加工企業面臨的新問題。
儲備棉拋儲競賣的常態化,加之按比例配發進口棉配額和投放部分2012/13年度棉花,既緩和了國內棉紡織企業用棉緊張的局面,又穩定了國內棉花市場上的棉花價格(雖然國內棉價仍大大的高于外棉價格)。同時,也與美盤棉價形成了相互制約的膠著走勢。但從總體上看,在全球紡織服裝消費需求尚未能完全復蘇的大環境中,以及美盤又連續四周疲軟下行的行情下,在美盤沒有跌到底位穩定之前,國內電子盤行情亦弱勢難改,不會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
{page_break}
整體上看,宏觀經濟弱勢復蘇,“后收儲時代”的國內棉花市場上國儲棉庫存龐大(二年共收儲棉花963.67萬噸),供大于求,政府大量拋儲騰庫;外棉港口積壓,市場供應充裕,基本能夠保證棉紡織企業的用棉。但棉紡織企業對后市下游訂單仍存有憂慮,信心不足,這將繼續令花紗布市場承壓,而難有像樣的反彈行情出現。可世界范圍內的棉花供應似乎偏緊,故而也可能出現國外棉花價格震蕩走高,國內棉花價格盤整走低的背離行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續國內棉價運行的方向,依舊離不開儲備棉投放競拍的指引,儲備棉投放競拍、電子撮合、鄭棉期貨三者的價格必然會互相依賴,同脈共生。而相對近期美盤的大跌回撤,國內棉價雖相對抗跌,但也沒有能力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
4月份全月統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累計微幅下降了13元/噸,降幅為0.07%,月末運行在19362元/噸的價位上;電子撮合1305合約累計大幅下降了288元/噸,降幅為1.44%,月末運行在19743元/噸的價位上;鄭棉期貨1305合約累計大幅上漲了340元/噸,漲幅為1.67%,月末運行在20670元/噸的價位上。月末,現貨CCindex328價格比電子撮合1305合約低了381元/噸、比鄭棉期貨1305合約低了1308元/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