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棉花行情半年報:世道多險阻,途中有荊棘
2020年上半年,棉花有短暫的大漲,亦有沖擊歷史最低位的大跌;有收儲對于市場的提振,亦有拋儲傳聞對于市場的壓制。國內疫情爆發、外圍疫情爆發、貿易關系不穩定等給棉花市場更添艱險,途中荊棘滿布。
上篇:總結篇
圖1
棉花市場在春節之前有一波明顯的上漲,主力合約最高至14450元/噸;節中國內疫情爆發,節后開盤首日鄭棉主力合約大跌,最低至12130元/噸,較節前最高點位跌16.06%,后續伴隨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以及穩定,棉花期現貨市場價格回歸至13000元/噸之上。但好景不長,2月中下旬外圍疫情爆發,基于對于全球貿易的憂慮以及疫情蔓延的恐懼心態,美原油最低跌至負值,棉花期貨主力最低跌至9890點位,距離2016年3月的歷史最低位僅差45點,現貨交易價格跌至11000元/噸上下。后續3個多月的時間,棉花市場開啟了價值回歸的漫漫長路。
疫情影響之下,供需由近平衡轉變為供過于需
圖2
春節前,無疫情影響下,隆眾資訊測算2019/20年度中國棉花庫銷比在63.59%,受疫情影響,將全年總需求量下調104萬噸,因而庫存消費比提升至77.22%。疫情對于棉花市場最實質的影響是改變了本年度中國棉花的供需平衡關系。
圖3
若論此番市場大跌所造成的危害,軋花廠首當其沖。據棉花加工企業開工情況來看,北疆地區花廠多數加工進度快,甚至在春節前夕就完成了棉花銷售,因而加工利潤受到行情大跌之影響有限;南疆有約兩成的籽棉在春節之后完成,因而進度較慢的企業出現了明顯的虧損,每噸籽棉虧損1000-2000元/噸甚至更高的水平。地產棉加工企業受到行情大跌的影響是最大的,因春節前夕,內地多數花廠看好年后行情加之節前盤面大幅拉漲,堅定了軋花廠的囤貨意愿,隆眾資訊監測市場顯示,春節前內地山東、河北等地均出現了搶收籽棉的情況,山東地區最高收價至3.40元/斤,河北地區最高至3.30元/斤。年后受到皮棉大跌影響,籽棉收價僅折合2.90-3.0元/斤,跌幅在11.76%。而因成本過高以及行情回彈有限,地產棉加工企業的皮棉庫存遲遲難以銷售,為企業帶來虧損以及資金壓力也是難以避免的。
圖4
上半年中國棉花港口庫存在攀高以及維持高位的狀態無法自拔,因新疆棉點價交易價格過低,進口棉在價格、質量方面優勢并不顯,加之下游需求受損減量,對于進口棉的詢盤積極性亦不高。上半年僅5月份進口棉交易情況較好,庫存出現些許減少但并未改變庫存高位的格局。從庫存數量來看,至年中,國內進口棉庫存總量在58-60萬噸。青島和張家港為主,占總量的約80%的水平,其他地區較為分散。庫存結構的話,美棉和巴西棉為主,印度棉、澳棉和西非棉次之。
圖5
圖6
據隆眾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棉花工商業庫存處于下降趨勢,然而消耗較為緩慢。截至到5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水平下降至400萬噸以下;棉花工業庫存水平維持在68萬噸左右,連續兩個月低于70萬噸。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皮棉加工進入尾聲,同時抗疫取得巨大成功,國內經濟進入恢復階段,全國企業駛入復工復產快速道,下游紡織企業開機負荷逐步提高,帶動棉花需求增加。另外,隨著海外多國逐步放開疫情封鎖限制,外貿訂單狀況有所改善,國內棉花庫存水平逐步下降。
圖7
據海關統計數據, 2020年我國累計進口棉花80萬噸,同比減少22%。2019/20年度以來(2019年9月-2020年5月)累計進口棉花121.5萬噸,同比減少25%。
需求端利好難言,所遭受疫情打擊不可逆
圖8
在上半年當中,全國紗線行業開工呈現波浪型走勢。疫情影響下,除卻提供防疫原料的企業,全國紗線企業自2月10日后開始復工,但考慮疫情嚴峻的形式以及工人返崗的狀態,部分地區企業到3月份才恢復開工。憑借早期簽約訂單的支撐,紗線行業開工一路攀升至70%,但好景不長,海外疫情的爆發,毀單的情況屢見不鮮,行業供應壓力與低迷需求對沖,為了緩解窘境,清明、五一、農忙、端午期間,均有企業壓產、降幅,在銷不及產的環境下,紗線企業甚至出現每月一停。至6月底,全國紗線開工降至64.50%,同比-11.04個百分點。
圖9
盡管服裝行業進入的門檻低、投資小,但面對消費者,市場競爭激烈,過剩的產能得不到消化。在2018年過后,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以及貿易戰的影響,國內出現消費降級的現象,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類銷售出現萎縮。年內疊加疫情的侵擾,服裝類商品零售月月出現負增長,1-5月服裝類商品零售2887.4億元,同比-25.60%。
圖10
據隆眾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3月31日新疆儲備棉輪入累計實際成交371560噸。其中新疆庫累計實際成交12480噸,占比全部實際成交總量的3.36%;內地庫累計實際成交359080噸,占比全部實際成交總量的96.64%。按輪入掛牌總量(786000噸)計,此次新疆儲備棉輪入成交率為47.27%;按輪入數量安排(500000噸)計,此次新疆儲備棉輪入成交率達到74.31%。
下部:預測篇
隆眾資訊認為下半年棉花上行壓力仍較大,其本身的價值區間12500-13000元/噸,將是其運行的一個偏高區間,溢價可能性不大。一則外圍疫情方面持續發酵,疫苗方面確定性進展有限;二則本年度中國棉花供應或較去年下滑有限,即便新棉種植面積有所下滑,但新疆整體棉花長勢優于去年,當前市場已有單產提升觀點,而需求已經受到了不可逆的損傷。另外四季度進入流感多發期,全球仍難徹底消除新冠疫情,不排除其在國內“東山再起”的可能。
供需數據來看,全球依舊面臨偏強的供應壓力
單位:萬噸
棉花年度 | 產量 | 消費量 | 期末庫存 | 進口 | 出口 | 庫存/消費比 |
12/13 | 2691.8 | 2345.6 | 1960.4 | 1008 | 1015.7 | 85% |
13/14 | 2620 | 2395.5 | 2241.8 | 897.7 | 893 | 94% |
14/15 | 2597 | 2433 | 2326.6 | 785.9 | 765.3 | 99% |
15/16 | 2093.7 | 2465.4 | 1962.7 | 771.2 | 764.9 | 86% |
16/17 | 2322.7 | 2529.5 | 1748 | 819.1 | 825.5 | 69.10% |
17/18 | 2695.1 | 2672.8 | 1760.1 | 892 | 891.4 | 65.80% |
18/19 | 2571.3 | 2619 | 1735 | 908.5 | 908.2 | 66.20% |
19/20 | 2680.75 | 2237.84 | 2192.14 | 864.98 | 867.92 | 97.96% |
20/21 | 2588.38 | 2494.12 | 2281.78 | 933.43 | 935.22 | 91.49% |
全球供需分析及預測來看,全球棉花需求量較18/19年調減382萬噸,2019/20年度庫消比97.96%,僅次于2014/15年度的高位水平。最新的USDA報告中,預期新一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588萬噸,調減92萬噸;需求調整至2494萬噸,然而庫消比依舊維持在91.49%的歷年高位水平。在供大于需的大背景之下,棉花市場價格難言上漲。
上半年,因為疫情,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一次“強制重啟”。對于經濟而言,疫情帶來了不僅僅是一時的經濟發展的暫停鍵,疫情沖擊短期表現為債務和現金流的斷裂風險,長期來看是經濟結構進入重構進程。隨著我國經濟的重啟,經歷了陣痛之后,我國正逐步進入新一輪的復蘇周期,由于目前央行提供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我們有理由相信“穩增長”依然在路上,疫情僅僅是打亂了原有節奏,加速了市場末端的淘汰。展望下半年,得益于政策制定者的精準把控,預計我國經濟將在國內外疫情反復中迎來“新常態”的修復之路。
政策方面,輪出預期及傳聞打壓端午節前市場,拋儲增加市場供應壓力。但不排除在新花上市之后啟動收儲的情況,因而應對于國家對于棉花的市場調控持積極心態。中美方面消息需要持續關注,當前美方累于疫情方面問題,貿易關系方面問題或在下半年進展有限。無論如何上半年已過,下半年已在眼前并“拍了拍”棉花人,還是要整裝再出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