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嚴厲的排污標準考驗皮革業
嚴格新規倒逼產業升級
據悉,毛皮工業作為皮革工業重要的分支,在國民經濟和支持三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毛皮產業近10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為社會直接及間接地提供了近千萬就業機會。截至2012年底,規模以上毛皮及制品企業453家,工業總產值717.97億元。伴隨著行業穩步發展,環境保護問題逐步凸顯出來也成為倒逼行業轉型推動力。
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毛皮專業委員會執行主席張淑華在論壇上稱,中國毛皮產業近些年來發展迅速,但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下暴露的問題也亟待解決:減少硝染中污染技術運用不普及,規模效應暫未形成、從業者環保意識不足。據悉,在一些毛皮企業集中生產區,地表水 和 地 下 水 被 污 染 的 現 象 較 為 嚴重。近年來,毛皮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但是系統的、成熟的和能夠被廣泛推廣的毛皮清潔生產技術還是空白。
論壇上,環保部人士透露,針對皮革加工行業的水污染排放新標準將在2014年起實施,對新建企業還有更為嚴厲的版本,旨在減少加工過程中直接排放物和間接排放物中鉻、氨氮、氯離子等有害物的含量。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與舊標準相比,新標準中所規定的單位產品耗水量大幅度降低。
此外,國家正在著手加強對皮革業生產加工的規范管理,以其中的毛皮業為例,國家工信部準備委托中國皮革協會毛皮專業委員會制定《毛皮行業準入條件》,毛皮專業委員會前期調研工作已經展開,這項工作將對扶優限劣、調整產業結構、規范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萬億美元產業新增成本壓力
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李玉中在論壇上說,2012年皮革行業年產值達1.05萬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4%,全年出口額達790億美元,實現順差682.9億美元,占我國貿易順差比重達29.5%。新規若執行,上千萬從業者(大部分是農戶)將面臨成本上升壓力,產業在發展中能否消化新增成本、保持外貿競爭力成為關注焦點。
一位來自河北棗強縣的毛皮加工廠廠長說,省環保局已經開始宣傳,呼吁關停當地小型毛皮硝染廠,引導企業到產業園區進行大規模集中硝染,實現高標準的排污要求。硝染是毛皮產業加工的核心,也是由原料轉化為服飾商品的必經步驟,該過程中易產生大量污水。這位廠長說,每張皮的加工成本會有上升,會影響到終端消費品價格上升。放棄小加工廠到能減少排污的大廠進行加工,一張皮加工費成本約上升30%至10元左右。
對此專家建議,化解排污成本壓力要靠規模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主任蘇揚說,可以借鑒大的工業園區轉讓排污權的模式進行毛皮加工行業的凈化“小企業可以把生產中產生的污水統一轉給園區內的大公司統一處理,只要通過引導實現規模效應,排污成本就能控制好。”他說,控污效果不能光靠針對產生的污染物進行處理,應從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布局開始,比如企業選址應與人群居住地保持相當距離等。
外部環境曾是我國制定皮革業行業標準的一大決定因素,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曾提出過不同的環保指標要求,令我國業者疲于應對。不過此次行業排污標準升級沒有受外部因素影響,全國皮革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趙立國稱,目前由于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發達國家經濟態勢不好,對皮革皮草產品的環保和技術標準不太會有上升的可能,貿易壁壘壓力較小。
毛皮行業主動求變
為實現產業升級,擺脫過度依靠原料獲利、加工品附加值不高、低價惡性競爭、產量大于銷量的困局,毛皮行業正在主動求變。
張淑華提出了建設“美麗毛皮行業”的倡議,強調了行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重要性。她在論壇中呼吁,提升全行業的環保水平需要各級政府、協會和全行業企業的共同參與。
據了解,本次會議以后,中國皮革協會毛皮專業委員會將組織行業環保機構和專家,連同地方政府、地方協會和各地企業,在有條件的地區培育幾個生態環保樣板基地;同時在各地開展環保政策、技術宣貫和培訓活動,大力提升主要毛皮加工地區的環保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