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的文化 “高端定制”具備誘人的美
日前,“文化,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杭州結束。一大批企業文化、品牌營銷專家、社會學家紛紛表示,中國企業要抓住世界舞臺給予的各種文化機遇。
深圳一位民營企業家發表觀點是:中國品牌的高端制作要想享有世界話語權,必須徹底剖析基因弱勢,移植奢侈品牌限量版的文化骨髓。這才是實現中國夢的開始。
像瑞蚨祥、內聯升、同仁堂、張裕等中國百年品牌的“高端制作”歷史悠久。但盡管這幾家品牌的老板也不時地登上“財富圈”等雜志秀一秀“品牌歷史和文化”,而新時代的消費者并不買賬。
日前,看到某合資企業官方網站推出“對生命的禮贊”高端定制產品后,深圳一位廣告公司老板特意跑到北京旗艦店為自己的新家挑選家具。接受完30分鐘“品牌文化內涵培訓”后他對記者說:“品讀國際設計師的設計精髓很過癮。”在國際設計師為“高端定制”寫下的文字中記者讀到這樣一段話:“黑桃木的每一個紋路都像一首雋永的詩篇,傳達著內涵深沉的美;選用珍貴的木材和傳承百年的精湛工藝,就是將視覺的細膩體驗提升至產品的內在精神。”
事實上,中國商人、企業家心中“高端制作”的火種是國際奢侈品商以“限量版”的商業藝術形式“播種”的。說起對“限量版”的癡迷,企業家圈子的回答是一致的:限量,意味著文化的高端、欣賞的高端、使用的高端、收藏的高端。
品牌附加的文化感就是財富。很多專家也早有認同,“中外百年品牌都強調工藝和文化,但是,效果常常有所不同。無論是服飾、餐飲、酒店、汽車,不滲透強烈的文化元素,難以成就‘高端定制’。”
2013年5月決心把“慢生活理念”推廣到中國的萬科老板王石攜手國際設計師、臺灣養生專業企業,推出首個老年人“高級定制”地產商品。熟悉王石的一位企業家對記者說,萬科研究了杭州良渚地理歷史文化以及清代詩人袁枚對此地文化養生的理念,真切感受到“東方長者的養生理念,絲絲縷縷中交融著悠然山水可以滌蕩塵埃的意境”。
“品牌附加的文化價值遠遠超越手藝價值。購買品牌文化感強、人文關懷真切的高端定制產品,就是對生活的錦上添花”。日前,與深圳老板有同感的杭州企業家對記者表示。他希望中國的企業家看到機遇并要努力抓住機遇,
同一時間,外資汽車品牌在上海推出了“高端定制”產品。一家企業的官網對汽車品牌定制有這樣的詮釋:“汽車已經不再僅僅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了,而是一種服務理念,一種猶如我們生活角色中不可抽離的精神物質。定制,就是尊享,就是尊崇,就是禮遇。”
中國銷售經理胡波承認,向生活方式和理念有自己獨特見解、且低調的年輕名流推出“定制”,是祈求產品的精神內涵與主人的思維方式可以切合。既然擁有完美生活理念的人需求“高端定制”,就證明“高端定制”具備誘人的美。
讓世界也收藏中國限量版
說到中國品牌的“高端制作”,消費者難以“如數家珍”。購物狂們一提“限量版”,不是路易威登就是迪奧、香奈兒、萬寶龍、卡地亞。
2013年,國際奢侈品牌文化的“侵襲”可謂刻骨。
多倫多大學畢業的郎索尼2012年去英國讀書前“狠心地把收藏了10年的耐克限量版全部賣掉”。他對《中國企業報》記者道出這樣的心里話:“我的每一雙限量版鞋都帶給我很多夢想,都粘連著我對高中球隊的集體回憶。”他表示,“學成后要推薦投資家為中國品牌投資‘高端制作’,讓世人也收藏中國限量版。”
作為中國品牌“高端制作”代言人,“第一夫人”的市場效應相當給力。微博上,很多企業家承認,自己被“時尚近季,奢侈近人”的“高端制作”文化洗腦。他們傳播最多的一個微博是奢侈品牌迪奧設計師帶給全球的設計靈感:“消費者購買任何限量版都不僅僅為了保值,它必須讓期望凸顯自己個人風格的人找到更親近的訴求方式。”
日前,看過4月意大利米蘭設計周很多資料的淘寶品牌商敏汝南對記者表示:“成長,才可以對抗。所以,中國品牌文化必要建立起自己的藝術語言系統。” 她告訴記者,中國臺灣夏姿陳品牌的“高端制作”,贏得國際媒體的一致好評。夏姿陳老板談其改革之力度時講到,快速“文化改良”的某國際大品牌給他極大地震撼。剪紙、春蠶吐絲的東方文化元素經過英國著名時尚設計師、人物攝影師的“窺視”,竟然營造出輕柔溫暖的春意和光澤。因此,香港營銷專家給出這樣的結論:“限量版可以徹底消化一個品牌的理念。如同魔術師的金手指,讓每一個品牌在每一次推廣中閃耀出新的光芒。”
扎準“文化穴位”
日前,旅居英國14年,如今供職于北京某高校的“萬寶龍限量版筆收藏家”姜先生對記者說:著迷、追捧高端制作多出自于對品牌文化的感動。中國企業品牌商要“觸及靈魂”才可以有真正的高端制作。戛納節上,章子怡、范冰冰等“高端奢侈品秀”之所以轟動業界,是他們理解了奢侈品牌的文化積淀。品牌商要善于扎消費者的文化點以及敏感“穴位”。
當柳傳志等企業家再次穿上中國品牌“高端定制”服裝,為馬云退休舉辦了別開生面的“企業家服裝秀”時,明眼人都看出了他們對其品牌的文化認同。
17年聚焦著人們的視界與心靈之語的中國“高端定制”品牌先行者廖創賓表示:中國元素、中國品牌要努力成為時代符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