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后禽流感”時期的共青城羽絨服裝業
原毛難收旺季變“寒冬”
記者來到共青城市鴨鴨集團羽絨服生產車間,女工小郭正在專注地干活。“往年這個時候,每晚都要加班到9點,現在晚上7點半就可以下班了。”
每年5月開始,羽絨服裝行業就進入生產旺季。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禽流感讓共青城羽絨服裝產業受到巨大沖擊。受禽流感影響,原毛難收,羽絨原料價格猛漲,從3月的每噸35萬元上漲到4月的每噸55萬元,5月份每噸突破70萬元。而去年同期,每噸羽絨僅20多萬元。“一天一個價,實在吃不消。”羽絨服裝企業負責人紛紛叫苦。
羽絨價格上漲似乎利好產業鏈上游企業,然而實際上并非如此。
共青城興龍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羽絨加工企業,企業負責人余龍有告訴記者,往年5到10月份,他們平均每月要采購30至50噸原料絨來加工。今年,由于沒有原毛和原料絨可收,到目前為止總共只生產了10多萬噸的貨。“北到哈爾濱,南到云南,到處去收購,但實在收不到。”盡管全國各地都有客戶來找他們訂貨,他們只能將僅有的存貨優先分配著給老客戶。目前,盡管禽類市場慢慢恢復正常,但他對今年的形勢十分擔憂。“養殖有周期,估計要到10月以后原料才能供應得上。”
行業“洗牌”苦苦支撐
羽絨原料的大量減產,不僅推動其價格飆升,更使部分廠家“無米下鍋”。“羽絨‘千金難求’,成本上漲,我們真想關門不做了。”許多廠家進退兩難。
江西深傲服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為斌介紹,按當前羽絨原料的價格計算,生產一件羽絨服成本要增加100多元。今冬上市的羽絨服價格上漲已成定局,但羽絨服的銷售價能否和原料同步上漲目前難以預料。在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下,盲目生產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風險。為此,他們采取觀望態度,以靜制動,在消化完去年庫存的羽絨原料后,沒有輕易出手采購高價原料,只新采購了1噸多羽絨原料。
共青城共有紡織服裝企業310家,從業人員1.3萬人,其中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39家。大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依賴為其他品牌代加工生存。去年,鴨鴨集團共生產了420多萬件羽絨服,其中約120萬件由本地其他企業代工。深傲公司規模雖不算大,但為其代工的小廠就有20多家。今年到目前為止,深傲公司只生產了5萬多件羽絨服,不到去年產量的六分之一。“產量驟減,自然沒有單子下給代工的小廠了。”胡為斌說。
大企業產量減少,小企業接不到外單,處境堪憂。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共青城一大半小廠難以生存,不得不關門。“對羽絨服裝行業來說,這是一次優勝劣汰,重新洗牌的過程,能撐下來的就是勝利者。”
應對危機尋求突圍
市場形勢的突變,讓廣大羽絨服裝生產企業措手不及,難以應對。面對困境,政府和企業積極行動,千方百計為企業尋求突圍之路。
共青城市工信委副主任馬文卿介紹,工信委、工商聯等部門多次召開座談會,鼓勵企業堅定信心,穩定生產。農業、衛生等部門引導養殖場抓好禽流感的防控,加大宣傳力度,消除恐慌心理,引導消費者合理科學使用羽絨制品和禽類制品。
調整戰略成為一些企業的應對之策。興龍實業有限公司在羽絨原料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暫停了羽絨生產線,新進了一條全自動服裝生產線,為品牌服裝企業加工。“只要拼死堅守,就一定能渡過難關。”余龍有說。
一些擁有自主品牌的羽絨服裝企業及時調整生產計劃,減少羽絨制品的生產。鴨鴨集團不再生產耗絨量大的羽絨被等產品,羽絨服裝也向時裝化發展,減少含絨量;同時,注重高檔服裝生產,降低羽絨占總成本的比重,由量大取勝轉變成做精做專,通過提升產品的面料、款式、品質贏得市場。深傲公司在堅守羽絨服裝陣地的同時,加大設計研發力度,轉向春秋裝的研發、生產。
業內人士指出,自主品牌不多、產品檔次不高,是制約共青城羽絨服裝行業發展的瓶頸。當前,禽流感疫情雖得到控制,市場逐步回暖,但從長遠來看,唯有轉型發展、自主創新、開發新品、提升檔次,才是共青城羽絨服裝業的根本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