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度全球棉花供需走勢前瞻
產量預期微降 庫存持續攀升
在本屆會議上,各方人士對新年度的棉花產量預期給予了關注。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2013/2014年度,全球和美國棉花市場依然會受到氣候、生產和需求不確定的影響,2013/2014全球棉花種植面積預計為3400 萬公頃,較上年減少 1%,單產預計降低至 753 公斤/公頃;盡管印度和巴西產量有所增長,但考慮到美國和中國棉花產量預期下降,該年度全球棉花產量或為1.178億包,較上年減少3%。
棉花產量的預期下降,并未消除業界對庫存增長的憂慮。從全球棉花庫存來看,市場狀況已明顯供大于求。相關統計預測顯示,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庫存量增加了560萬噸;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庫存量可能再增加300多萬噸;2013/2014年度,還將增加170萬噸左右。而在本棉季,全球棉消耗量的增長還不到20萬噸,從這一點來看,全球棉花產量已經過剩。
艾侖寶棉花公司首席執行官譚安東表示,在世界棉花供需平衡方面,2011/2012年度全球期末庫存已經增長到9270萬包,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并且已經接近年度消費量了,這樣的庫存量對于整個棉花產業而言顯然過高了,并會導致棉農和棉紡企業無法預估接下來的棉花價格走勢。
干旱與季風影響主要產棉國產出
針對新年度的棉花產量預測,英國考特魯克公司主編Ray Butler分析道:“棉花的產出與氣候和棉農種植意愿密切相關,預計美國棉花產量有所下降,印度棉花產量小幅微增。而由于植棉期延后的有利因素,巴西的棉花產量預計將大幅回升。”
作為世界第三大產棉國,2013/2014年度美國棉花產量預計將達到300萬噸,比上一年度下降19%。美國農業部棉花展望委員會主席Carol Skelly指出,美棉生產下降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其一是所有替代性作物價格相對較高,這會降低棉花的生產種植面積;其二是美國西南部主要種植區持續干旱。而美國農業部5月份的預測顯示,如果干旱持續下去,美國棉農的植棉意愿將繼續下降,進而將導致新年度的植棉面積下降10%。
與美國不同的是,印度棉農因為種植棉花的收益可觀而種植熱情高漲。如果季風雨量正常,印度2013/2014年度棉花產量預計達 2700萬包,較上一年提高2%。Ray Butler表示:“印度已經開始種植轉基因棉花,但目前份額較小,所以對整體棉花產量影響有限。不過,印度若想繼續擴大棉花產量,其產業技術和作物管理體制還有待進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棉花市場,由于地處南半球,相對延后的種植時間,利于其獲得棉花市場的供需信息,有助其對種植決策作出必要的調整,減少風險,實現利潤最大化。Ray Butler預計,2013/2014年度巴西棉花收獲面積接近110萬公頃,較上年增加 22%,產量也將有所回升。
新興市場將托起棉花消費
除了產出與庫存外,棉業上下對終端消費的走勢也倍加關注。隨著經濟回暖的預期增加,新一年度的棉制品消費及其對庫存消耗的積極影響被寄予厚望。據美國農業部棉花展望委員會主席Carol Skelly介紹,過去幾年來,美國消費者所使用的棉花量呈現下降趨勢。2012年,人均棉花消費量僅為11.7公斤,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造纖維制品逐漸取代了棉制品。但她認為,在對棉制品的優良特性認知加深的情況下,美國消費者2012/2013年度和2013/2014年度的棉花使用量或將逐漸恢復。
在新一年度的棉花消費中,研究機構和企業代表普遍看好印度、孟加拉國及越南等新興市場的表現。DML集團董事Chirag Lakhani表示,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受益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印度的紡織產業不斷向價值鏈上游移動。2012/213年度印度棉花的本地需求強勁,國內消費量已增加了170多萬包。如果印度的投資政策進一步開放的話,其棉花消費量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趕超美國。與此同時,孟加拉國及越南的棉制品消費也增長強勁。Ray Butler指出,由于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兩個國家的引資量逐漸增加,其棉紡產業發展速度加快。在過去7年里,越南的棉花消費增加了1倍之多。
棉花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纖維品種,近期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據美國棉花公司與美國國際棉花協會的“生活方式”調查表明,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價值。在意大利,盡管消費者購買的服裝數量在減少,服裝的品質卻在提高,能夠彰顯品位的服裝最受消費者青睞。與會人士指出,要恢復棉花在服裝和家居服飾行業的地位,就必須創造并重塑市場需求,使消費者、品牌和零售商了解棉花的價值和重要性,找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