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兩種轉基因棉花進口許可獲得批準
近日,根據媒體相關報道,農業部今年批準兩種轉基因棉花進口許可。轉基因作物一直是媒體和民眾關注的焦點,就上述轉基因作物批準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相關發言人近日通過農業部網站表示,我國對這些轉基因新品種的安全評審非常慎重,從申請到獲得證書已歷時三年。
轉基因棉花是指把其他物種中的有用基因導入棉花的基因組后,獲得了該基因功能的棉花。美國孟山都公司把蘇云金桿菌基因插入棉花植株獲得了轉基因棉花植株,經與農業研究局和一些大學科學家連續兩年的田間試驗,防治蟲害效果良好。轉基因棉花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歷了一段時期。從“九五”計劃開始,“抗蟲棉”的研究又被國家“863”計劃立為重大項目,進一步開展單價基因、雙價基因及多價基因抗蟲棉的研究,同時還將根據目前單價抗蟲棉可能存在的棉鈴蟲產生抗性的問題,在生產中使用的持久性問題,環境釋放的安全性問題,遺傳分離與穩定性問題等作深入的研究。目前,國產轉基因抗蟲棉已有多個品種通過審定。
除了轉基因抗病、抗蟲棉的研究外,目前我國還進行其他方面的轉基因研究,如最近道的由中國科學家陳曉亞教授為首發明的動物角蛋白轉基因棉花,即將兔、羊毛的角蛋白轉棉花布料中,目前已獲國家專利。將動物角蛋白基因導入棉纖維中,使之特異表達,從而使棉纖維得以改良,具有光澤好,手感柔軟,彈性好,保暖性強等特性,既保留了傳統棉花的天然本質,又具有了毛類紡織品的特質。
根據今年3月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的年度報告,全世界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前五名國家分別為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第六位則是中國,國內種植面積約400萬公頃,主要為抗蟲棉。根據相關消息,截止到目前,農業部今年獲批進口的轉基因農作物共包括三種大豆、兩種玉米和兩種棉花。三種大豆轉基因特征分別為抗除草劑、抗蟲和抗蟲耐除草劑,獲批時間為2013年6月6日。其中,兩種棉花的特征為抗除草劑和抗蟲。以上七種作物的用途均為加工原料,分別為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先正達農作物保護股份公司和巴斯夫農化有限公司進口。其中,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為轉基因作物進口大戶,2012年至今獲批的大部分進口轉基因農作物都由其送審。
前述七種轉基因農作物的進口有效期自2013年起,截止日期到2016年或2018年不等。記者在2012年轉基因生物審批情況表上看到,去年共有12種轉基因農作物通過審批,包括棉花、大豆、玉米、油菜,主要轉基因特征為抗蟲和抗除草劑。這份審批表已于6月18日在農業部網站上公開。
不過反對者認為,轉基因農作物誕生至今時間不長,還不足以證明它對人體和環境無副作用,而大量轉基因作物的進口也容易沖擊傳統農業。由于轉基因作物優勢和爭議均極其明顯,我國目前對境外轉基因作物采用保守進口制,即實行審批制下的有限進口,審批的內容包括作物的環境安全性、使用安全性、安全等級以及境外批準狀況等。此外,目前對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尚未放開,也不允許轉基因糧食種子進口后實行商業種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