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發生貿易戰 中方勝算幾何
據商務部統計,我國已經連續18年成為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今年上半年,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了3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20.9億美元。
展望下半年,貿易摩擦仍將頻發,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手段愈加隱蔽,發展中國家貿易保護也開始愈演愈烈。商務部官員16日明確表態,若發生貿易戰,中國不怕,有勇氣也有底氣。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指出,一個突出的趨勢是,貿易摩擦涉及的產品正從低端向高端延伸。為此,從預警到反制,我國構筑起逐漸完備的全方位貿易防御體系。
表態
對貿易戰一是反對二是不怕
“如果真要爆發了(貿易戰),我們的態度,第一是反對,我們不希望看到貿易戰,第二是不怕”,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副局長周大霖16日表示,我們有這個勇氣,也有這個底氣,“跟(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市場打貿易戰,任何一個對手都得掂量掂量”。
“這一明確表態或許代表了商務部強硬回擊貿易保護的態度和決心。”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周大霖是在當天舉行的一場主題為“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商務工作系列網絡訪談中,回應網友關于“若發生貿易戰,中方勝算幾何”的問題時做出上述表述的。與他一起參與訪談的,還有產業損害調查局副局長吳巖、條約法律司副司長楊國華。通俗地講,商務部這三大業務司局執掌我國貿易救濟案件的“接招”、“出招”和“多邊爭端解決”。
據介紹,我國已經連續18年成為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今年上半年,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了3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20.9億美元。
對此,周大霖說,首先,貿易摩擦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關鍵在于怎么處理。中方一直主張通過對話、磋商、合作、溝通來解決,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掌控分歧和風險。當然這需要雙方都有意愿和努力,如果處理不好,走到貿易戰這一步也是有可能的。但貿易戰是沒有贏家的,肯定是雙輸甚至多輸的。
“為什么說不怕呢?”周大霖說,“我們有這個勇氣,也有這個底氣,所謂的勇氣就是說中國政府維護自己的企業和產業權益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我們國內有13億人的巨大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還在不斷地增長,跟這么大的一個市場打貿易戰,我想任何一個對手都得掂量掂量。”
貿易摩擦案件由于涉及國內產業利益眾多又兼具沖突性和故事性,往往引發極高的關注度。目前,中歐之間迄今最大的一場貿易爭端———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案,激戰正酣。8月6日這一關鍵時點日益臨近,雙方仍在圍繞“價格承諾”的具體方案僵持,意見難以達成一致。
作為對光伏案進展的最新回應,周大霖說“現在雙方的工作團隊還是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談判,談判一直在進行。”談成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是符合雙方利益的。也具有談成的基礎,因為中國需要歐盟的市場,歐盟也需要中國物美價廉的光伏產品,這與其發展綠色能源產業是有益的。但如果談不成的話,到8月6日,反傾銷稅率又會從現階段的11.8%恢復到47.6%。
趨勢
中國高端制造遭遇圍堵
為什么我國會連續多年成為貿易摩擦最大受害國?周大霖說,貿易多了,摩擦自然也會增加。此外,金融危機之后,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也是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而且我國有些產品產能過剩,過于依賴某一國際市場,也會容易引發貿易摩擦。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不僅數量多,涉案金額大,在具體的領域和形式上也呈現出很多新的特點。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突出的趨勢是,貿易摩擦也在隨著外貿的轉型升級而升級,涉及的產品正在從低端向高端延伸,甚至延伸到了未來的戰略性產業和未來的市場空間。比如說,歐美對我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就是典型的案例“以往我們都是輕紡工業低端領域和國外發生貿易摩擦,現在隨著我們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出口越來越多,和發達國家產業重合面積越來越大,針對中國高端制造發起的貿易摩擦也會越來越多。”
其次,貿易摩擦的形式也越來越隱蔽,比如通過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性壁壘、低排放和環保標準要求等,實施一系列看似合理、實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如“碳關稅”、市場準入、認證制度等。
此外,發起方正在從少數的歐美國家擴大至發展中國家。據商務部統計,在今年上半年我國遭遇的39起貿易摩擦中,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發起的案件就已經達到22件,涉案金額11億美元。數量和金額占比分別為56.4%和52.7%。2012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發起54起貿易救濟調查,占到全年涉案總量的70.1%。
吳巖說,近年來,國際市場在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我國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在快速地增長。在與發展中國家實現互利共贏的同時,貿易摩擦也就伴隨而生了,這是外部因素。從內部因素來說,我國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經濟體,發展階段比較相近,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也趨同或相似,競爭關系非常明顯。因此,我國的出口產品容易成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救濟的對象。{page_break}
應對
構筑全方位貿易防御體系
展望下半年,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周大霖說,從國際上看,金融危機還未結束,全球經濟仍在艱難復蘇之中,保護主義思潮會有回潮的態勢。從國內來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和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出口數量和國際份額仍在不斷增加。因此,“在下半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里,貿易摩擦頻發會是常態,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專家表示,面對日益復雜的貿易保護主義形勢,中國企業一方面應當苦練內功,對產品生產、銷售各個環節加以規范,與國際上通用的貿易規則相對接,防止授人以柄;另一方面應當運用國際貿易法反擊,進一步加強對國際法的理解與運用,善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白明對記者表示,對企業來說,開拓市場時要將貿易保護作為一個風險要素考慮進去,同時要注意產品結構優化以及市場多元化。一旦遇到救濟案件,要積極應訴,不要有搭便車的心理。對政府而言,則是要積極開展高層之間的磋商溝通,在必要的時候采取有理有力的反制措施。
從預警到反制,我國正構筑起一個逐漸完備的全方位貿易防御體系。
據介紹,如果我國的企業認為進口產品存在傾銷或者補貼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并且對國內的產業造成損害,他就有權向商務部對進口產品提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申訴。如果商務部在審查之后,認為申請是符合這個法律要求的,就會發布立案公告進行調查。
此外,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從2001年開始建設。據吳巖介紹,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國家、地方、行業、以及企業“四位一體”的產業損害預警體系,全國除西藏外,已經實現各省區市的全覆蓋。這一體系目前重點監測15個重點行業,涉及456類具體產品。預警機制的運作是通過預警模型和專家系統,分析和評價進出口異常變化對我國行業以及產業的影響,對可能發生的摩擦以及對產業發展的阻礙進行預測評估。
而一旦國外對華貿易救濟調查正式啟動,就進入交涉磋商階段,同樣還有商務部、地方商務廳、協會、企業的“四體聯動”應對。楊國華表示,“在磋商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條法司將拿起法律武器提起訴訟。可以說,我們是后手”。中國入世12年以來,我國在WT O主動訴訟的案件共11起,其中,我訴美“雙重救濟”,以及我訴歐盟“單獨稅率”等案件均獲得勝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