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棉紡企業的發展困難
2013年年初,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2012年棉紡行業的整體發展形勢總結為,棉紡織企業經受住了考驗,行業逐漸向好,企業懷揣信心。現在,2013年已過半,棉紡織行業的形勢卻越來越復雜,內外棉價差高企、國外棉紗大量涌入國內市場等諸多不利因素使得棉紡織企業叫苦不迭。
有些時候,在困難面前,企業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去突破困境,而是受大環境的影響,企業根本無力去改變現狀,特別是一些中、小、微企業,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國家政策能多給一些幫助。
在本年度的年中企業調查中,上期主要關注的是企業在突破困境中所采取的措施。這一期,我們把目光集中在企業的困難上,聽一聽棉紡企業那些實實在在的“苦”。
雙山集團:并不缺乏轉型升級的意識
2013年上半年,江蘇雙山集團完成銷售收入4.5億元,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與年度目標任務銷售超10億元相比壓力較大。目前,雙山集團生產基本滿負荷,但接單量不足,產品附加值低,常規產品銷售難,資金回籠慢,研發新品難以形成規模效益,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加大。
隨著國內經濟進入深度調整,現行棉花收儲政策給企業帶來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能否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目前,4000元/噸~5000元/噸的內外棉價價差,對棉紡企業造成很大影響,使企業失去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企業認為,棉花收儲作為應急措施無可厚非,在特定階段積極發揮了平衡各方利益的宏觀調控作用。但是,如果被迫作為長期性政策,后果可能難以預測,很有可能給我國紡織產業帶來全面危機。棉花收儲政策帶來的另一個弊端就是國內棉花質量下降,無法保證產品檔次和質量要求,與進口棉相比沒有競爭優勢,混等混級、三絲問題嚴重。
另外,用工短缺已成為制約紡織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大難題,目前用工成本持續上漲,已經達到企業可承受范圍的臨界點。此外,企業稅賦壓力較大,紡織行業本就是微利行業,棉花進項和銷項稅不一致增加了運行負擔。企業融資難、貸款難、借貸成本高等諸多不利因素疊加,加劇了企業運行的壓力。
企業對于轉型升級調結構不缺乏認識,而是缺乏能力。雙山集團在努力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同時,正著力調優產品結構、促進轉型升級。
東華紡織:產品庫存積壓 資金不足
2013年上半年,江蘇東華紡織有限公司棉紗產量6100噸,與去年基本持平,銷售額13609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66%,虧損388萬元,比去年同期虧損減少9.63萬元。
可以說,與去年相比,東華紡織的運行情況并沒有多大變化。市場需求不足,訂單減少,企業庫存急劇增加,以致企業產品的價格壓力很大。前一階段,東華公司對自己企業生產的紗價作了千元幅度的下調,但銷售情況仍沒有明顯好轉,尤其是氣流紡紗消庫存十分艱難。對于產品積壓庫存的難題,東華紡織試圖開發新產品,改變現狀,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通常棉紡企業都是維持足夠的棉花庫存,以利于生產配棉,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和品質的穩定。但是今年東華紡織公司因資金的壓力,棉花庫存較往年大幅減少,僅有1400噸,維持生產的話還不到一個月的用量。加上7月31日國儲棉拋儲結束,今年下半年的生產將面臨“無米下鍋”或“等米下鍋”的局面,對穩定生產、提升品質帶來嚴峻考驗。
目前,企業的增值稅也使東華公司感到有點吃不消。東華公司每年的用棉量大約是16000噸,按照目前我國增值稅的政策,“高征低扣”使得企業多承擔4%的稅,需要繳納1200萬元左右的稅款。并且像東華紡織這類的正規企業來說,噸紗的稅負較私營棉紡廠要高出六七百元,在國內市場價格競爭中同樣處于劣勢。
目前,想要在短期內扭轉企業虧損的局面很難,企業表示,如果不考慮企業的社會責任,純粹從算經濟賬的角度,企業停產反而比正常運行虧損要少得多,當虧損到實在無法堅持的地步,將不得不選擇大幅限產、停產。
中恒紡織:銷售增長利潤降低
2013年上半年,中恒紡織有限公司棉紗產量5886噸,同比去年增長20.3%;銷售額17613萬元,同比增長1.86%;實現利潤20.85萬元,同比減少1.43%。
中恒紡織公司的處境也許就是大多數棉紡企業的尷尬處境。公司的生產和運營情況都正常,產品產量和銷售額也都在增長,但是利潤卻出現下降,讓企業感到很無奈。
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得不說的就是棉花問題。國家的棉花收儲政策,托高了國內的棉花價格,高棉價使得企業利潤降低,而且在與國外企業競爭中無價格優勢。國內的棉花市場的市場價、指導價、進口價的高低不一,使企業感到很無奈,進口棉花配額問題也同樣困擾著企業的發展。得到進口配額的企業,用的棉花較便宜,產品成本低,而沒有配額的企業,只能用高價棉,這就無異于增加了生產的投入,同樣的產品,利潤自然就減少了。
目前,大量印度紗和巴基斯坦紗進入國內市場,企業競爭壓力加大。中恒紡織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現在公司生產的產品多為竹節紗、氨綸紗等特色產品,市場需求較好。為了應對下半年依然嚴峻的市場形勢,增加企業利潤,中恒紡織公司會進一步加大技改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將加強新品種的開發設計,獲取更多訂單。
華寶紡織:企業轉型進程慢
2013年上半年,華寶紡織有限公司經濟指標完成較好,棉紗產量1.7萬噸,實現銷售額5.7億元,利潤增長5%,雖然利潤有所增加,但增長幅度有限。
2013年以來,華寶紡織公司的運行情況相對來說較為正常,但是與其他棉紡企業一樣,在實際運行中,企業也面臨著諸多困難。企業賦稅過重,人工成本、用棉成本持續上漲等,特別是國家的收拋儲政策使國內棉花一直處于高位,產品成本加大,利潤減少。另外,雖然企業一直在朝著轉型升級的目標推進,但是受不利因素影響,企業轉型的進程較慢。
近期,紡織市場進入淡季,加之今年經濟形勢較為嚴峻,紡織產品市場形勢總體并不樂觀。目前,華寶公司的全棉精梳高支紗市場需求較好,此外,公司新研發了彩點紗、云彩紗等特殊品種,以滿足市場需要,增加公司新的利潤點。
企業認為,下半年,行業用工等生產成本持續提高、融資難等問題短期內將不會改善,國內外棉價差矛盾未見趨緩跡象,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依然受到限制,國內訂單仍將大量向東南亞國家等地區轉移??傮w來說,當前棉紡織行業發展環境極為嚴峻,下半年棉紡織企業的運行將更為艱難,特別是中、小、微型企業將面臨淘汰出局,最終能夠度過危機幸存下來的企業,也因元氣大傷而發展后勁不足。唯一寄于希望的是,政府出臺更多特別是針對本行業的“穩增長”措施,以改變現在的窘境,支撐棉紡業運行趨勢向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