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行業推進轉型升級需打造區域品牌
樹立環保標桿
為適應全球產業轉移和完善國內產業布局的需要,我國皮革行業主動實施調整策略,轉變增長方式,積極探索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早前,中國皮革協會積極推進皮革產業在全國范圍內的產業布局,適時向政府建議在我國有條件的地區建5-8個集中制革區,統一規劃、集中制革、統一治污。建議被工信部寫入了2009年出臺的《制革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中。同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遼寧省人民政府、中國皮革協會和阜新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同培育“承接轉移中國制革示范基地•阜新”四方協議,四方分別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培育示范基地。此舉是對制革業環保先行理念的詮釋,對改變傳統制革生產、促進制革業的轉型升級起到積極作用。
承接產業轉移要堅持生態環保,嚴格產業準入標準,要處理好產業轉移與治污減排的關系,嚴把項目審批關、整治淘汰關和執法監督關,避免陷入東部地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存在的誤區:經濟發展上去了,環境質量下來了。環保體系建設是皮革產業發展的生命線,遼寧省環保廳對基地環保建設在技術、資金、項目建設和審批等方面給予了鼎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比如,支持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在基地內建設,并要求高標準設計和建設,實現污水循環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協調北方公司和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水處理廠的調試運行,并對津源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及中水回用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承接產業轉移不能“撿到籃里都是菜”,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中國皮革協會對阜新皮革產業基地的建設高度重視,在發展思路、規劃設計、招商引資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指導和幫助,并多次組織專家組到阜新指導皮革產業基地建設,對基地環境管理平臺建設、清潔化生產方案及環保體系建設進行技術研討,為基地污水處理廠調試運行及清潔化生產把脈,為皮革產業基地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打造區域品牌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皮革協會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和培育皮革特色區域和生產基地建設,從1999年開始提出創建皮革特色區域的計劃,并于2001年在輕工行業中率先推出《關于授予中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行業規范》,以期鼓勵和規范皮革行業特色區域發展,加強行業自律。12年的實踐證明,此舉對于依據區域優勢推動產業集群化的發展、打造特色區域品牌、帶動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正如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顧問、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徐永所言:“在培育特色區域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要在骨干企業中實施品牌戰略,否則會形成單純的企業扎堆,大產業中沒有大企業,大市場中沒有大品牌……通過在特色區域的骨干企業中實施品牌戰略,形成了一批品牌和中國名牌聚集的產業基地。”
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共促發展,成為了皮革行業品牌發展的一個重要特色,這也是為什么提到皮鞋,就會想到“中國鞋都”浙江溫州;提到皮衣,就會想到“中國皮革皮衣之都”河北辛集;提到皮具,就會想到“中國皮具之都”廣州花都獅嶺、“中國皮革之都”浙江海寧……這些區域品牌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骨干企業的成長,也打造了當地企業的品牌。
在品牌戰略的實踐過程中,“企業創、政府幫、協會推”的聯動創牌機制為特色區域品牌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企業作為主體,有意識的積極創牌,企業不同,創牌的方式也不同;政府制定鼓勵政策,幫助營造創牌的良好氛圍;協會采取多項措施推動創牌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真皮標志有效地起到了品牌孵化器和驅動器的作用。
推進轉型升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楊建龍曾表示,金融危機之后,我國沿海發達地區調整產業結構,謀求產業升級的壓力驟然上升,以制鞋、衣帽、玩具、電子等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為成本、技術和設備升級等原因開始大批向我國中西部地區轉移。
承接產業轉移,不僅僅是簡單地接收,更要在承接過程中實現本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幫助轉移的企業利用示范區的政策謀求產業升級,將轉移和升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2012年,“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安徽宿州”成為皮革特色區域新成員,百麗鞋業是最早落戶這里的品牌鞋企之一。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宋曉武認為,百麗是憑借產業轉移所形成的優勢謀求產業升級,從而實現困中突圍,這也是具有候鳥特征的制鞋類企業發展規律所決定的。
據悉,像宿州市這樣的中部地區的綜合成本只是沿海發達地區的60%,與安徽省內沿江地區相比也有較大優勢。鴻星爾克集團總裁吳榮光認為,經濟轉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技術、設備和工藝為代表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像制鞋類企業,在沿海地區由于成本因素已無優勢可言,要想在如此的環境下實現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已無可能,只有利用產業轉移所帶來的成本優勢,才能加大投入,實現產業升級,轉移的真正目的是謀求調整和升級,獲取更強的競爭優勢。
產業轉移僅僅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發展,只有在轉移過程中得到轉型、變革和升級,才能獲得新生。宿州市將具備產業集聚效應的鞋革業列為重要的主導產業。目前,入駐有百麗、東藝、康奈、意爾康和鴻星爾克等62家知名鞋企,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10多億元,稅收約35億元,吸納10萬多工人就業,宿州整體承接制鞋產業轉移的態勢明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