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開拓價值發現之旅
2013年8月28日,“2013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暨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報告聯合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這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紡聯)自2006年以來連續舉辦的第八次社會責任年會。會議以“美麗紡織,責任發展”為主題,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工作,并根據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發展理念和國家戰略,探討了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并為未來在行業內外開展社會責任工作提出了思路和規劃。
政府指導,行業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倡導
多年以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堅持“政府指導,行業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倡導”的多方聯動工作模式,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則是這一工作模式的生動詮釋。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在大會上致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為大會作了主題演講,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行業協會聯系辦公室副主任張濤等出席會議并發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主持了會議。
朱宏任總工程師在致辭中指出,我國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倒逼”著工業轉變發展方式,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工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增強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他肯定了中紡聯多年來在行業中持續、深入地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研究和實施社會責任工作機制的努力,認為這種多層次、多維度的社會責任建設模式成效顯著,提高了紡織行業企業和集群地區的社會責任管理水平,引導和推動了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業協會聯系辦公室副主任張濤在致辭中指出,企業是社會公民,創造財富和取得盈利是企業的特征,但正是因此,企業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回饋社會,與社會形成一個互動的整體。他贊揚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把握行業責任動態,構建責任管理體系,引導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方面的杰出工作,并鼓勵聯合會繼續創新責任理念,引領責任實踐。
王天凱會長在講話中簡要回顧了中國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八年工作歷程,指出中國的紡織行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責任管理之間探索著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優勢的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他認為,一方面紡織行業在中國經濟土壤中生生不息,為行業社會責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社會責任工作對于行業發展自身,提供著不斷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健康原動力,形成社會責任與行業進步兩者相生相長良性循環。王會長指出,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全球企業提升競爭力和企業品質的核心要素,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將在規范企業的內部管理,積極開展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交流的基礎上,與各個利益相關方攜手探討有效的合作機制,以“美麗紡織,責任發展”的理念促進產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孫瑞哲副會長在大會上做了以“美麗紡織,責任發展”為題的主題演講,他首先回顧了十五大以來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我國提出、發展和提升的過程,并指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工作與這一過程高度契合。孫會長在深入分析行業運行狀況的基礎上指出,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正處于忍痛蛻變的歷史節點,而未來我國紡織服裝的發展模式將主要取決于行業如何致力于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以創新行動履行對員工、客戶、消費者等相關方的責任。
孫瑞哲副會長接著向與會者介紹了2012年以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實踐,主要包括:1)持續推進行業企業開展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并通過“負責任”生產工作機制向全球供應鏈推介優秀紡織服裝企業,引導供應鏈各利益相關方關注產品本身的同時認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責任表現。2)就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決方案,為政府、企業等利益相關方提供政策和管理建議。2012到2013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就“企業溝通與申訴機制”以及“中國制造業的區域轉移及其對社會責任的影響”開展了專項調研,并發布了調研報告。3)社會責任能力建設。2012年以來,中紡聯與國際勞工組織、BSCI以及江西省和山西省的地方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開展了多次社會責任培訓,總計培訓參與者超過1000人。4)社會責任跨界行動。這主要包括跨越社會責任體系的體系合作以及跨越行業的社會責任共建行動。2012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包括BSCI、SA8000、WRAP和Solidaridad等社會責任體系開展了促進體系間合作的多利益相關方咨議項目,以期強化社會責任體系之間的一致性,減少重復工作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壓力;社會責任跨行業共建方面,2011年初到2013年初,中紡聯不僅幫助電子信息行業建立了電子信息行業的社會責任工作機制,還協助其起草完成和發布了電子信息行業的社會責任指南和《優秀實踐案例集》。
孫瑞哲副會長最后指出,“紡織造就了每個個人的美麗,也因此使得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更加美麗,可以說,美麗紡織是美麗中國的一部分。然而,美麗紡織也必須是負責任的紡織,對于行業而言,負責任的企業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實現美麗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他因此斷言,“美麗中國正當其時,社會責任各有其所,中國夢想必將實現”。
來自中央政府多個部委、各個產業集群地政府、國際組織、駐華使領館、行業組織、國際、國內品牌、紡織服裝企業、社會團體和媒體,以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專業協會和部門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年會,其中近半數參會代表來自于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多個產業集群地和企業。
{page_break}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開拓價值發現之旅
在此次年會上,十家紡織服裝企業聯合發布了其2012年度的社會責任報告,這是行業連續舉辦的第五次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公共平臺活動。今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包括: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丹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天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吳江市偉江紡織紡機有限責任公司、徐州斯爾克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和浙江富麗達股份有限公司。這些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均依據《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綱要》編制,所有報告都經過了第三方獨立機構的驗證或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鑒證。其中,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連續第五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是行業連續發布報告時間最長,報告質量最高的企業。
為了分享優秀報告企業的先進經驗,鼓勵更多企業將社會責任工作融入企業戰略和日常管理,形成“管理出報告、報告促管理”的良性循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對各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進行數據分析和質量評測的基礎上,授予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實踐五年典范獎”;江蘇丹毛紡織有限公司、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等7家連續三年以上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2013年度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實踐進取獎”;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天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2013年度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實踐示范獎”和“2013年度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實踐優秀獎”。
2009年以來,將近50家紡織服裝企業發布了超過180份社會責任報告,其中近半數報告通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聯合發布會平臺發布,50余份報告通過獨立驗證或鑒證,這使得紡織服裝行業不僅成為中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份數最多的制造業行業,同時也成為社會責任報告驗證比例最高的行業,開拓并走過了一條輝煌的價值發現之旅。
集群社會責任報告促進區域持續發展
近年來,非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報告漸成氣候。根據某研究機構的統計,2012年,中國非企業組織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數量激增至181份。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中國非企業組織開展社會責任報告的實踐先驅。根據該研究機構的統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06年發布的《2006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是中國的第一份非企業組織社會責任報告。2006到2008年的三年間,中國每年都是有且只有一份非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報告,那就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布的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直到2009年,中國才在一年中見到了5份非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報告,而其中的兩份也是來自紡織服裝行業,一份是當年的行業社會責任年報,另一份則是中國的第一份產業集群社會責任報告《2008浙江省平湖市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
{page_break}
作為產業集中發展的區域,產業集群實際上比單個企業具有更為重要的社會責任影響,這也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積極促動產業集群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主要原因。同時,產業集群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也是將行業在中國開創的非企業組織社會責任報告這一社會責任優秀實踐繼續發揚光大。在今年的年會上,七家產業集群聯合發布了其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包括: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省石獅市、中國女裝名鎮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中國面料名鎮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中國絲綢名鎮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中國經編名鎮浙江省海寧經編產業園區、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以及中國織造名鎮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根據保守估計,這七個產業集群的報告涵蓋了4000億元以上的紡織服裝業產值,超過18000家紡織服裝企業,以及約70萬紡織服裝行業員工。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對集群報告的評價,紡織產業集群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著意開展的一種更加集約化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實踐,目的是在更加宏觀和超然的層面上為利益相關方提供行業可持續發展信息,以使各方充分了解行業發展條件,理解行業發展路徑,最終協助化解行業發展挑戰。陳會長指出,產業集群的社會責任報告能夠從產業和區域兩個維度上披露可持續發展信息,因此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優勢。首先,產業集群報告能夠大幅提高可持續發展信息的覆蓋面。其次,產業集群報告充分展現了當地政府主動直面可持續發展挑戰,積極接受利益相關方監督和建議的勇氣,這將為當地塑造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最后,此次產業集群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能夠對其它產業集群產生帶動作用。此次發布社會責任的七個集群,僅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產業192家產業集群地中的很小的一部分,陳會長希望其它集群能夠積極跟進,共同推進行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廣度和深度。
論道生態文明 織造中國夢想
大會的最后環節是以“紡織中國夢”為總主題的兩個專題論壇。專題論壇一以“責任生產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為題從橫向上探討了如何從地方層面探索和推廣負責任的企業理念和生產方式,從而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這一論壇的參與者主要是來自于各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產業集群負責產業工作的地方領導,包括: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副鎮長李鼎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副鎮長關海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副書記、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副主任鐘永林、浙江省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范浩毅、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黨委書記陳天榮以及山東省諸城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杜建華。該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產業部主任、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孫淮濱主持。各集群領導首先展示了當地在推進本區域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經驗與挑戰,接著探討了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以及如何將這些因素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的責任相互結合。論壇參與者一致認為,企業既能為區域可持續發展貢獻核心力量,也可能成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挑戰,因此,政府的監督和引導就非常重要,同時,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并且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為企業改善社會責任績效提供動力和技術支持。
專題論壇二以“紡織價值鏈與生態文明”為論題,在縱向上探討了構建生態文明的歷程中紡織服裝價值鏈各方的作用和責任。這一論壇的參與者涵蓋了紡織服裝價值鏈的各個主要環節:國內制造商、國內外品牌、終端銷售商責任機構代表和生態標準機構的代表,包括:華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力民、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榮明、阿迪達斯亞太區社會和環境事務副總裁William Anderson、可持續發展集團(TSC,一個由包括沃爾瑪,Tesco等品牌和零售商組成的可持續發展倡議機構)成衣和紡織品工作組總監Sarah Lewis以及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國際工作組主席Herbert Ladwig。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閻巖主持。論壇參與者認為,生態文明應成為紡織價值鏈的核心特征和價值追求,同時,紡織價值鏈本身也是一個“生態”,因此,為了促進和實現生態文明,價值鏈上的各方必須締造一個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尊重各方權益的互利共榮的“生態系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