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花行業最新資訊速覽(9.4)
河北滄州籽棉采摘推遲 400型企業在觀望
截至9月3日,河北滄州棉花尚未正式采摘,棉農加強田間管理保收成。“這幾天揪回來一些棉桃,都是霉爛發污的,摳不出多少棉花。”當天,當地天氣晴好,部分棉農把揪回來的棉桃在門前晾曬,這些棉桃普遍剛剛裂桃,多為僵瓣。
據了解,今年收儲仍是市場主流,按道理來說,這些僵瓣花400型軋花廠是不收的,但棉農仍然“愛惜”它們。原因:一是量大。受洪澇災害影響,今年籽棉質量直線下降,估計滄州地區“儲外”棉花不低于40%,棉農表示這些僵瓣經過處理之后,仍可賣給小型軋花廠;二是受“一棵棉”的銷售習慣影響,打算棉花規模上市之后,摻雜在好棉花里一起銷售。
截至目前,滄州地區的河間、吳橋、東光、獻縣等主要棉區伏桃剛剛開裂,預計本月中旬才可采摘。今年籽棉減產已成定局,籽棉質量“伏前桃普遍較差而伏桃持平”,市場估計,今年伏前桃損失50%以上,其余下降1-2個等級。而伏桃數量偏少,主要是因為花鈴期當地雨水偏多造成;而存留下來的,棉農田間管理比較到位,加上天氣以晴朗多照為主,整體長勢較好。棉農估計9月中旬“正噴”籽棉采摘之后,白棉比例將在95%以上,超去年平均水平。
近期,400型軋花廠普遍持觀望態度,尚未有開秤企業。原因:一是對今年籽棉產量、質量持悲觀心態,部分企業認為今年仍是“僧多粥少”,供應緊張勢必帶來企業搶收,企業傷不起。因此,滄州部分軋花廠在觀望本地市場同時,派出人員遠赴山東、河南、湖北、新疆等地調研,視各地籽棉情況再決定包廠或設點收購。二是籽棉尚無統一定價。鑒于收儲底價20400元/噸,企業估計籽棉價格區間或為4.20-4.30元/斤,但這個價格受棉籽價格及籽棉質量影響較大,企業也不敢盲目定價。尤其是對顏色級的價差把握不準,難以下決心收購。近日,部分棉販開始小量收購,給籽棉定的最高價是4.20元/斤,棉農尚無明確回應。三是籽棉尚未大量上市,軋花廠不愿“空轉”。“至少一天收10萬斤,才能開秤。”某企業負責人說。
新疆首個棉花交易中心有望落戶“華夏第一州”
新疆17家棉花企業共同出資15億元,欲建設新疆匯錦物流園,將其打造成新疆首個棉花交易中心。
記者2日從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了解到,新疆匯錦物流園由新疆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棉花收購加工自律協會中的17家企業入股籌建,選址在南疆重鎮庫爾勒市上庫綜合產業園,占地1.1萬畝,分兩期投資和建設。
項目負責人石寶泉介紹,新疆匯錦物流園一期投入近3億元,將建設60萬噸棉花庫容,以承儲為主要目的,二期建設后承儲能力將達到360萬噸,除實物交易外,這一項目還將與國內期貨棉中心合作,引入電子交易平臺,將物流園打造成新疆棉花物流、交易、交割平臺,成為新疆首個棉花交易中心及全國重要的棉花交易市場。
地處新疆南部重要門戶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有“華夏第一州”美譽,總面積達4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行政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毗鄰的阿克蘇地區是新疆棉花的主產區,兩地年棉花產量150萬噸左右,占新疆棉花產量的近一半。
新疆是我國最主要的棉花產區,每年的棉花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但新疆目前尚無自己的棉花交易中心,新疆的棉花交易都需要在內地棉花交易中心完成。
目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已有4家棉花承儲庫,庫容量55萬噸,不能滿足當地棉花交儲需求,每年棉花交儲之時,棉企入儲都比較困難。新疆匯錦物流園建成后,除了承擔棉花交易中心作用外,還能提高當地棉花交儲速度,保護棉農利益。
國家棉花聯合調研組赴湖北江蘇等地調研
在湖北,湖北省發改委、財政廳及省紡織協會等相關部門同志參加了調研組召開的會議,與會人員就新年度棉花如何落實好臨時收儲政策、保障供應措施、完善棉花市場調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
湖北省紡織協會負責人就今年以來紡織行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下半年紡織生產和出口形勢預測等作了專題匯報,希望國家大力宣傳紡織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支持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給予紡織企業更多的項目資金補貼和獎勵,提高棉花進口配額比例或取消棉花配額限制,滿足國內棉紡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呼吁銀行給予紡織企業資金支持,切實解決紡織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在江蘇,調研組到江蘇雙山集團公司開展調研。江蘇射陽縣棉花協會會長、集團公司董事長朱克榮匯報了射陽縣今年以來棉花種植、管理、生長情況及產量預測,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及紗、布出口情況。
朱克榮說,今年射陽棉花種植面積只有20萬畝,比去年減少3.2萬畝,減幅達13.8%。盡管當前的苗情狀況不太理想,但按棉花生長的有效期分析,單產水平有所提高,預測畝產籽棉將達250公斤,折合皮棉95公斤。比去年實際產量分別增加14公斤和5公斤,增幅在6%左右。
朱克榮說,今年以來,由于國內外棉花價格倒掛,使紡織企業基本失去了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除了棉花問題外,企業用工短缺及成本上升,稅賦過重,融資難,貸款難等都嚴重制約紡織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集團公司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上下齊心協力渡難關,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提升等措施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各項成本,生產基本達到了滿負荷,產銷基本平衡。1~7月集團完成銷售收入5.3億元,同比基本持平,用棉較去年增加2000噸,完成進料加工5000噸。目前庫存棉花3000噸,在手訂單3200噸。
調研組負責人表示,棉花作為紡織的主要原料,不僅與紡織企業生產經營息息相關,而且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棉花政策關乎農業、農民、農村經濟工作以及紡織工業,大家對目前國家棉花政策提出了很好的調整意見,我們一定認真總結,把調研的真實情況提供給有關部門討論決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