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全球紡織供應鏈短期布局生變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商務交往、貨物流通受到一定影響。跨領域專業服務機構安永近期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海外投資概覽》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延續下降趨勢,海外并購總額為244億美元,同比下降50.6%,為近10年來同期最低。
在這跌宕起伏的一年中,“走出去”的紡織企業過得怎么樣?
非洲:風險猶存總體可控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紡織行業對外投資存量超過100億美元,境外投資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逾百億美元。在這一過程中,非洲以其在資源、勞動力、政策和消費潛力等方面的優勢,成為我國紡織企業布局海外的重點區域。
面對自2020年以來疫情的持續蔓延,非洲紡織行業的出口和就業均受到了影響,在非的中資紡織企業也難免被波及。
江蘇陽光集團于2016年在埃塞俄比亞投資毛紡織染項目,設立了全資子公司陽光埃塞俄比亞毛紡織染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年末,其埃塞公司已投入4.69億元。江蘇陽光2020年半年報顯示,該項目已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生產,但因為疫情等原因,生產經營受到一定影響。
江蘇陽光集團還指出,國內外在法律環境、經濟政策、市場形勢,以及文化、語言、習俗等方面的差異,給埃塞公司的經營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同時,當地的經濟形勢變化及相關經濟政策變動,可能對埃塞公司未來的經營情況產生不利影響。
除了企業,埃塞俄比亞一些工業園也在2020年被迫停工。由中國江蘇永元投資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一期規劃2.33平方公里已滿員,已經入駐企業129家,協議投資為10億美元,產值為15億美元,解決當地就業崗位1.6萬個。該公司副總裁劉正華坦言,疫情使得二期工程建設有所延期。不過,他表示,二期工程目前仍在推進中,計劃兩年完成,將引進150家左右的企業。“二期工程將瞄準引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如牛仔褲制造,打造從棉花種植、紡紗、紡織、印染到服裝的‘一條龍’模式。”
廖紅英就在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工作,作為林德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的她,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表現得比較輕松:“影響多少都會有,在去年3月,公司接到過美國和英國客戶的通知,部分訂單有所延緩。物流的確在一段時間內有所停滯,不過總體影響尚在接受范圍內。”
東南亞:受到波及有順有逆
疫情的暴發給東南亞紡織行業的發展也按下了暫緩鍵。全球多國零售業疲軟,歐美零售業實體店關門,紡織品服裝銷售量大幅下滑,讓方興未艾的東南亞紡織服裝業發展陷入困境。
那么“出海”東南亞的我國紡織企業,2020年的發展又有什么變化?
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早在2013年就在越南建設了面料生產基地,以便更好地滿足核心客戶的訂單及貿易需求。截至2018年年底,越南德利面料工廠已能夠承擔集團45%的面料供應。該公司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2020年,越南工廠產能已達到300噸/天,與總部的寧波北侖面料工廠相差無幾。
申洲國際在財報中指出,越南的面料工廠為2021年申洲國際下游生產提供有效的供應。在貿易環境多變的情況下,海外產能的布局使得公司交付能力更具穩定性。另一方面,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加強的情況下,海外工廠可為客戶靈活調配生產,更具抗壓性。申洲國際位于越南的工廠產能已經足夠承接目前出口美國的訂單總量,可有效對沖中美貿易摩擦的沖擊。
據了解,在全球疫情的沖擊之下,雖然申洲國際的主要合作品牌商都遭遇了業績下滑,但公司仍然保持了業務的穩定性。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102.34億元,同比輕微下降0.4%。
紹興木林森針織有限公司主營各類人棉產品,其產品主要出口東南亞地區,并在印尼建有印染廠和保稅倉庫。該公司總經理黃勇介紹,從2020年9月起,公司的營業收入已經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公司的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5%左右。“印尼工廠并不僅負責生產、存儲產品,還能在第一時間把東南亞市場的動態和花型最新時尚信息發回國內,再經過總部的研發團隊進行改良開發,最終做出針對不同市場、不同地區的新花型新產品。這也為公司定期向各個客戶發送最新的產品花樣奠定基礎。”黃勇認為,出海開廠不僅留住了老客戶,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新客戶,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不過,疫情也給在東南亞生根發芽的一些企業蒙上了陰影。“因為疫情,公司的訂單少了很多,算下來,全年估計至少減少3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柬埔寨紡織企業負責人坦言,2020年,工廠經常是處于半停工的狀態。
中國紡企:走出去仍是大勢所趨
疫情令全球紡織供應鏈短期布局生變,外部政策環境復雜,我國企業“走出去”顯然需要更多預警機制和風險意識,才能更好參與全球產業鏈重塑。
業內專家認為,在企業走出去之前,首先,要做好先期調研,尤其要了解外資安全風險審查,了解當地的法律及規章制度,避免盲目進入不熟悉行業。其次,既要關注初始成本,又要關注整合成本,著眼長遠,做好發展戰略。此外,還要與當地各方加強交流溝通,樹立正面形象,注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逐漸培育獨特的企業文化。
廖紅英認為,疫情的影響將是長期的,我國紡織企業對此需要有清醒的判斷,走得遠比走得快更重要。困境當前,企業不僅要關注疫情的進一步變化,還要關注由此帶來的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但她對投資非洲市場仍充滿信心“紡織服裝業是非洲支柱產業之一,非洲東南部地區在非洲擁有最具活力的紡織行業,且是重要的產棉區。我國企業可以為非洲國家帶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當地生產流程,并嘗試將大規模服裝生產過程,實現服裝產業及其相關配套產業整體轉移到非洲東南部。”
越是面臨下行壓力,越要在更廣闊的范圍尋找出路。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全球主管周昭媚表示:“盡管2020年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期,各種政治和經濟的風險在短期內難以消除,但經濟全球化仍是大勢所趨。我們相信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下,‘走出去’仍將是更多中企的必然選擇。未來,中企在海外投資布局的重點,仍將是與國內實體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領域及行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