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面臨危機 國內國外出現“冰火兩重天”
在中國的國慶長假期間,英國的高端品牌店內隨處可見中國游客的身影,平均每位中國游客在英國購買8000英鎊的商品。中國人的消費力連中東“土豪”都相形見絀。不過在國內,奢侈品的銷售則遠沒有像英國這么“瘋狂”。
去年初的一張照片讓人印象深刻,英國一家購物中心開門的一瞬間,為了搶到自己心儀的商品,幾名中國女子跑在隊伍最前面,臉上掛著微笑,就像孩子們跑進游樂園。今年,這一幕在英國又再次出現。
據報道,中國游客們最喜歡購買的是手袋、皮鞋、手表、貴重擺設等。據英國最新的一個調查顯示,平均每位中國游客在英國購買8000英鎊(約合人民幣78354元)的商品。中國人的消費力連中東"土豪"都相形見絀。
倫敦最繁忙的商業街上除了中國游客陡增之外,連中文的普及率也大幅上升,很多店員都會說中文,商店里的海報也用中文書寫。
著名的塞爾福里奇百貨公司除了接受中國的銀聯卡之外,還特意配了40位中文翻譯隨時提供服務。哈羅茲百貨公司更是配了100名中文翻譯,該公司去年接納的中國顧客平均每人消費3500英鎊(約合人民幣34280元)。即使是不會說中文的店員也受到了培訓,根據中國禮儀,他們要使用雙手接過客人的信用卡。
報道稱“中國人一般會提著‘戰利品’袋子去坐地鐵,甚至還會把座位讓給更有需要的乘客。中國游客下榻的酒店一般也是不太知名的,但這些酒店愿意提供中式的早餐。”
此外,中國游客還青睞打折的奢侈品,為此,提供名品折扣的比斯特購物村成了中國游客的必到之地。英國首相卡梅倫曾經向中國駐英外交人員詢問如何吸引更多中國人前往英國,他得到的回答是—"多造幾個比斯特購物村"。
不過在國內,國慶長假期間,奢侈品的消費并沒有在英國這么“瘋狂”。據深圳特區報報道,國慶黃金周期間,奢侈品消費未出現大幅上升態勢。
不少奢侈商品在國慶期間打出降價方案:原價為4800元的古馳黑色手提包,現價3400元;原價為22100元的普拉達紅色女士手提包,現價16800元……
記者以顧客身份詢問銷售顧問降價原因,對方回復有商品換季、轉產以及清倉等多種原因,但銷量下降還是主因,以前以北上廣深客戶為主,但現在客流明顯減少了。
而在廣州,多家百貨向記者表示,黃金、秋冬服飾和家電成為此次假期銷售的亮點,幅度最高超過10%以上。而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的銷售則未見起色。在萬菱匯一樓的快時尚品牌ZARA聚攏了不少人氣,不過其他商店尤其二樓以上的樓層人流較少,即使不少品牌折扣已經低至1折、3折,ELLE、DAZZLE 店員均表示當天未有交易。
深圳大學經濟學副教授伍鳳蘭分析指出,去年6月我國首次出臺公款不得采購奢侈品條例的規定,使得國內奢侈品消費受限,中央提出的反腐、節儉、改進工作作風,對整個奢侈品行業產生了影響。八項規定的出臺導致奢侈品銷量大幅下降,與指尖腐敗存在著一定關聯。
奢侈品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則表示,白酒這類的公務消費受政策性影響多一些,但這些都是在短期內會造成的影響,隨著國家政策的穩定,還有市場的恢復和調節期,它會逐漸恢復到適應的狀態。
“這也是一種信號!市場消費群體發生變化了。以前的消費群體都集中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以及官員消費。現在更多的奢侈品消費卻是來自于民間。來自于民間的奢侈品消費才是理性和有序的。”周婷這樣告誡奢侈品經營與管理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