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首設公共衛生防疫專區 中國市場新冠疫苗競賽提速
11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真誠愿望。
“為支持各國抗擊疫情,中國人民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經驗,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截至10月20日,已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億只、防護服17.3億件、檢測試劑盒5.43億人份,展現了中國擔當。”習近平指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作為疫情后的首次進博會,這次展會專門設置了“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在這個展區將展示國際先進公共衛生防疫產品、技術、服務及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熱點產品。
其中,阿斯利康、復星醫藥等在此次進博會上還公布了其新冠疫苗最新階段性進展以及未來在中國相關布局情況,如阿斯利康年內在中國啟動新冠疫苗臨床實驗,BioNtech與復星醫藥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國內I期進入數據分析階段,臨床二期橋接試驗積極籌備中。
為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發疫苗,就在不久前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上,國產疫苗也進行了首次亮相。武田制藥全球執行副總裁里卡多·馬雷克表示:“抗擊疫情需要全球合作,以最大化地尋求解決之道。進博會的舉辦以及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的設立,無疑是體現合作,促進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
首設公共衛生防疫專區
與前兩屆進博會相比,今年醫藥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在原有的基礎上,特設“展中展”公共衛生防疫專區。
據進博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共衛生防疫專區選擇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或相關產品得到了廣泛應用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企業,其中有近50家企業參與,分別來自美國、德國、瑞士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武田制藥將在防疫展區展示其針對新冠肺炎的血漿衍生療法的相關產品。此前武田全球首席戰略官Milano Furuta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武田同全球幾大血漿領域生產企業從5月份啟動第一個血漿衍生療法CoVIg-19聯盟。血漿衍生療法是使用康復者體內產生的抗體制成,先對這些抗體進行濃縮,之后再輸注給患者。
在公共防疫專區分展臺上,禮來也展示其在新冠費用研發領域的深度合作和階段性成果。10月27日,禮來制藥剛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研的bamlanivimab和巴瑞替尼均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遞交了緊急使用授權(EUA)。公司預計2020年新冠相關研發開支將達4億美元。其中,2020年第三季度運營開支增9%,主要來自市場營銷以及研發投入的增長,其中包括1.25億美元用于新冠療法相關的研發投入。
復星健康展示了包括瑞典Breas呼吸機、負壓救護車、自由移動式全身CT等產品;賽默飛則在防疫區搭建了配備完整,相當于國內P2、P3級建設標準的移動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表示:“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時期,進博會如期線下舉辦,彰顯了中國政府對于抗疫成果的信心和高水平的組織能力,進一步對外傳遞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態度,加強與世界交流合作,共享經貿發展成果的重要信息。這些都給予了我們持續扎根中國市場,深化區域戰略發展的堅定信念。”
實際上,進博會“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的設置也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公共衛生防疫的重視。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即提出,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等職能。落實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健全醫療救治、科技支撐、物資保障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中國市場疫苗競速
在此次進博會上,參會企業還帶來了公眾最為關注的新冠疫苗研發的消息。
王磊透露,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將于年內在中國啟動一、二期臨床實驗,待2021年國外三期臨床結束后有望在國內遞交上市申請,國內試驗樣品將由康泰生物負責生產提供,目前正在進行毒株等技術上的轉移工作。
今年8月,阿斯利康宣布與中國疫苗生產企業康泰生物簽署中國內地市場獨家授權合作框架協議,通過技術轉讓,推動疫苗AZD1222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研發、生產、供應和商業化。
根據約定,康泰生物作為技術受讓方將確保在2020年底前達到至少1億劑新冠疫苗AZD1222的年產能,并在2021年底前將該疫苗設計產能擴大至年產至少2億劑,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復星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復星醫藥與德國拜恩泰科(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復星新冠疫苗,正處于國內臨床Ⅰ期進入數據分析階段,臨床Ⅱ期橋接試驗積極籌備中。
據了解,今年3月,復星醫藥與世界領先的mRNA疫苗研發企業德國拜恩泰科(BioNTech)合作,在中國(包括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獨家開發和商業化基于拜恩泰科(BioNTech)專有的 mRNA 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同時對拜恩泰科(BioNTech)進行了戰略性股權投資。
7月15日,復星醫藥獲拜恩泰科(BioNTech)授權的BNT162b1 mRNA新冠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準。9月4日,在中國進行的BNT162b1的I期臨床試驗全部144例受試者(成人組72例,老年組72例)已完成初免和加強免疫全部兩針接種。
目前,復星醫藥與拜恩泰科(BioNTech)積極籌備,并已與CDE進行了多輪溝通,爭取盡快在國內啟動BNT162b2新冠疫苗的國內II期橋接試驗。復星方面表示,“我們計劃結合國外的III期臨床數據和國內II期橋接數據申請國內注冊,這也將縮短BNT162b2新冠疫苗在中國上市的時間。”
在不久前的服貿會上,中國企業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各自研制的3款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正式展出。
10月2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稱,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將達到6.1億劑,明年我國新冠疫苗年產能在此基礎上會有效擴大,來切實保證我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新冠疫苗的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