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澳零售商市場機會的冷暖
進入盛夏后,英國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似乎與氣溫一樣逐級攀升
英國零售商協會(BRC)表示,因英國選手在溫布爾登網球賽等體育賽事里大獲全勝、皇室寶寶的出生和今年夏季的熱浪高溫等客觀原因,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高漲。
今年7月,英國零售商收獲了近7年來的最佳的業績,零售額同比增長3.9%,增長率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高于今年迄今為止的平均值。但正如一首歌詞所說的“彎彎的月亮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雖然總體來說大部分英國零售商在這幾個月賺得盆滿缽滿,但是也有一些零售商卻遭遇了銷售額縮水之痛。
從英國報道中獲悉:進入盛夏后,英國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似乎與氣溫一樣逐級攀升,零售商迎來了自2006年以來最好的銷售業績。但是從宏觀層面來說講,并非所有的零售商都收獲累累。
今年夏天,最大的贏家分別是服裝、超市和瓶裝水公司。進入夏季后,人們紛紛采購夏裝,根據英國零售業聯盟數據統計,瑪莎百貨迎來了30年最強勁的銷量增長。大型超市也不落后,因英國消費者在夏季喜歡外出燒烤,因此紛紛購買大量的燒烤食物、飲料和冰淇淋,各大超市的銷售額噌噌地往上猛增。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指出,折扣店阿爾迪超市(Aldi)、利德爾超市(Lidl)以及高檔食品超市維特羅斯(Waitrose)在今年7月的銷量增長最大。
同時,由于天氣炎熱的原因,瓶裝水的銷售也一路飆升。今年售出的瓶裝水遠遠多于去年同期,多售出的瓶裝水足夠灌滿7個奧林匹克賽場的游泳池。
但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約翰路易斯百貨(John Lewis)的家居用品、立博公司和英國連鎖面餅零售店Greggs的銷售業績都卻不盡如人意。消費者對維特羅斯超市新鮮水果和冷凍食品的需求猛增,但是對約翰路易斯百貨的衣服、家居用品和電子產品卻興趣不大而致使銷量下降。立博公司表示,僅在7月的一周里就流失了近5萬的消費者,炎熱的天氣阻礙了顧客進店消費。而競爭對手威廉希爾(William Hil)公司推出在線業務,使銷售額獲得了20%的大幅度增長。
連鎖面餅零售公司Greggs在面對如此炎熱的天氣,銷量也出現下降。有關人士指出,天氣問題其實只是個借口,其銷量下降在于店面經營不善,同時證明了該公司引入咖啡店的革新舉措沒有取得成功。
英國7月BRC同店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2.2%,6月的增幅為1.4%,為近半年以來出現的最佳月度數據。調查顯示,7月銷售表現更佳,該月暢銷的零售產品包括夏季烤肉用品、涼鞋和涼爽短衣褲等。
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因為澳元走低使得澳大利亞消費者從國外網購商品變得越來越貴,這讓該國的本土在線零售商大呼賺錢的機會來了。
長久以來,澳大利亞本土在線零售商一直拼不過海外的網店,因為他們在線賣的商品價格要比海外的那些網店貴很多,而且送貨的速度也很慢。
從澳大利亞報道中獲悉,隨著澳元對外幣匯率不斷下跌,使得澳大利亞人從國外網購的商品變得越來越貴,這給其國內的在線零售商帶來了希望。這些網商認為賺錢的機會就快到了。
澳大利亞在線零售商協會的Paul Greenberg表示,現在是真正該打起精神的時候了,要公平競爭,爭取將澳洲的消費者贏回來。“我覺得澳元走低對我們這些本土網商而言是一件好事,將為當地市場帶來更大的優勢。”
近日在悉尼舉辦的在線零售商博覽會(Online Retailer Expo)上展示了很多最新的創意和小裝置。它們都體現了新穎調皮的包裝方法和最新的優化搜索技術。還有一項技術可以輕松拍攝產品,然后將它動態展示在購物網站上。
這一切都旨在刺激消費者提高消費,但在線零售分析家Grant Arnott認為,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說本地貨幣走低后,互聯網購物的增長速度已經減慢。
分析專家認為,澳大利亞的購物網站發展并不理想,而且送貨速度相當慢。這意味著一些消費者在海外網站購物的收貨速度都比其在國內網站購買的速度要快。
其實在產品價格上,澳大利亞網店與海外的網店相比非常沒有優勢。消費者通過上網購物,更多的是看重網上商品低廉的價格。然而,澳大利亞本土在線零售商在這方面似乎沒有什么優勢。他們的網店價格甚至比實體店還要貴。特別是澳大利亞的那些大型超市。
近日,澳大利亞消費者團體就呼吁Coles和Woolworhts應對網上定價政策透明化。
一份抽樣調查顯示,澳大利亞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同一樣貨品需多付最高60分,而運送費則在3至13元之間。
一般而言,Coles對每件網購貨品多收取47分,Woolworths的網購貨品則比店內貨品貴27分。
價格差別最大的商品出自Coles。在墨爾本Prahran區的Coles超市中,一份150件裝的Hercules三文治袋賣7.11元,但在Coles網店則賣7.71元。2公升裝的Bulla冷凍酸奶在實體店賣6.99元,但其網上價格卻高達7.58元。
在Prahran區的Woolworths超市中,一份20件裝的Chux Superwipes賣6元,Woolworths網店則賣6.45元。375克裝的Mainland Butter在實體店賣5.69元,其網購價卻要6.12元。
消費者團體CHOICE的媒體主管高德菲(Tom Godfrey)說:“我想多數消費者不知道實體店價格及網購價格存在巨大差異。我們希望超市能在此問題上提高透明度。”
Woolworths的一名女發言人則表示:“部分商品的網購價格稍高于實體店價格,這是由于考慮到個人購物服務成本。超市需配備專門人員處理網絡訂單。”
高德菲對此向廣大消費者表示:別以為網購很劃算,起碼在Coles和Woolworhts網店不存在這種狀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