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商們正在尋求虛擬試穿技術的時代
實體零售商們正在尋求科技化的解決方案來彌補疫情對試衣間體驗帶來的限制,以增加消費者信心,促進購買。
因為疫情相關政策使消費者在門店試穿衣服不再像以往那樣便捷、安全,曾在線上平臺被輕視了的虛擬試穿技術,眼下正在成為一些門店迫在眉睫的需求。
重新開張的商店大多是非接觸式的,這意味著,試衣間將被關閉、人流量受到限制、人與人間要保持安全距離。消費者或許并不再愿意扎堆排隊去試衣間了。根據First Insight的最新數據,65%的女性消費者表示在試衣間試穿服裝時感到不安全。因此,購物者們只能猜測衣物的合身程度,而且更傾向于采用線上購物時“先買后試”的習慣。這一狀況損害了實體商店的關鍵價值主張:衣物不合身是線上消費者退貨的首要原因,服裝的網上退貨率可能高達40%。即使在疫情之前,被退還的貨品也占了零售商年成本的三分之一。
虛擬試穿技術初創公司Fit:Match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Haniff Brown說:“臥室就是人們現在的試衣間。”下個月,Fit:Match將在芝加哥的Oakbrook Center開一家首創工作室,對客戶進行身體掃描,并提出合身的產品推薦。包括Ted Baker、Good American、Under Armour在內的逾50個品牌已經和這家公司簽約。今秋,Fit:Match計劃在洛杉磯和達拉斯開設更多工作室,開始拓展該公司在全國的版圖。
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虛擬試衣技術都不能一蹴而就。理想的虛擬試衣技術必須兼顧數據測量和每個消費者的個人偏好。而且,因為不同品牌的尺碼不一致,試衣技術公司推薦的尺碼需要參考來自客戶和品牌雙方的精確測量。
疫情期間,隨著零售業受到重創,各大品牌不僅依賴試衣技術將顧客帶回門店,還期待它能夠改善消費者體驗。這份全新的緊迫需求,促使虛擬試衣技術的大門在線上線下就此打開。
消費公司顧問、Neiman Marcus集團前首席執行官Karen Katz回憶,他在2000年推出neimanmarcus.com網站時,曾接觸過一個為消費者提供尺碼建議的初創公司。Katz表示:“20年后的今天,不知何故,這仍然是一個問題——或機遇。我還不知道有什么技術能真正實現虛擬試衣和衣物尺碼推薦,倘若能(解決這個問題),將是令人震驚的突破。這樣前沿的技術完全可以在網上或商店中應用。”
Fit:Match只是眾多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實體店的試衣科技初創公司之一。另一家在線試衣技術供應商True Fit的聯合創始人Jessica Murphy表示,Levi's、Ralph Lauren和Kate Spade等品牌正與該公司進行商談,期望在門店中使用他們的技術。而Fit Analytics的高級客戶經理Irina Sulejmanovic說,盡管他們根據在線調查提供尺寸建議的技術是為電子商務開發的,最近各品牌卻希望該公司能專門針對線下門店提供解決方案。通過自拍制作3D模型、獲得尺寸的3D Look,則與Men's Wearhouse和Jos.A.Bank的母公司Tailored Brands展開合作,首次為店內體驗設計功能。
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出試穿建議。在Fit:Match的工作室里,客戶可以先在一個移動應用程序中回答有關身高、體重和體型偏好的問題,然后18個3D攝像頭將在10秒內捕捉到150個數據點。它的算法將掃描得出的數據與品牌技術包中的數據、面料質量信息和其他輸入相結合,用以給客戶提供其合作品牌的特定款式和尺寸的建議。
Brown表示,在休斯頓和邁阿密的試點中,這種體驗尤其吸引了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客戶,他們的平均年齡為27歲,而尺碼和風格建議的準確率達到95%。旗下囊括了Nautica、Tahari和Betsey Johnson等品牌的Levy集團近日和Fit:Match簽約。Levy集團電子商務主管Nick Levy說,此舉的部分原因是Fit:Match可以幫助他們對特定區域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有深入了解,有助于品牌進行商品零售規劃。同時,在購買行為發生前,讓不同區域的推薦尺寸和樣式有更大可見性。
True Fit為它的180萬個注冊用戶都一一進行了用戶畫像。這些用戶畫像會更加貼切智能化,因為它不僅囊括了用戶自己提供的升高、體重、尺碼、風格偏好,也會觀察到客戶在瀏覽數千個合作品牌時做出的具體行為。Murphy透露,通常情況下,采用True Fit技術的品牌,其轉化率會增加三到四倍,而與尺碼相關的退貨率會有兩位數的下降。最近,該平臺每周新增用戶約200萬。
將基于人工智能的虛擬試衣解決方案引入商店,可以讓購物者在不需要試穿衣服的情況享受線下購物,也可以幫助零售商從實體零售的損失中恢復過來——實體零售額仍占美國零售總額的78%。Levy認為像Fit:Match這樣的公司能夠給購物者信心。“顯然,在這個消費熱情下降、具有挑戰性的環境,Haniff正提供真正可行的解決方案。”
現在,客戶可以使用Fit:Match在網上購買商品或尋找商品所在的實體店,而Fit:Match正開發一種禮賓式服務,讓品牌方將顧客選擇的商品帶到Fit:Match工作室。Brown說,在未來,特定尺碼上擁有過剩庫存的品牌可以向特定的客戶推銷該產品。而True Fit正與零售商合作,通過他們的應用程序將技術帶入商店;客戶將能夠掃描零售商應用程序中的二維碼或條形碼,以查看個人推薦,或者可以從商店內訪問個性化購物清單。雖然Murphy沒有透露哪些零售商將率先在商店中引入該工具,但其在線工具的已知的客戶包括梅西百貨、Ralph Lauren和Lane Bryant。
此外,試衣技術不僅適用于商店的顧客。一些品牌正在向店內員工提供這些服務。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Whitney Cathcart表示,隨著商店的開張,3D Look遭到了公司電話的“轟炸”,這些公司需要為員工提供數字測量工具。Tailored Brands就采用了3D Look的在線工具,讓裁縫們可以僅用iPad掃描即可測量顧客的尺寸信息。
盡管對這項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但仍有挑戰阻礙它迅速成為主流的進程。Katz提醒道:“時裝的規格是不斷變化的,在不同材質、版型的衣服里,人的身材也會發生變化。”從時尚的角度來看,要想正正面面俱到——“我認為這并不容易。我們經歷了這么多代這樣的技術。人人都知道問題的存在;但真正實現正確、可行的技術,才是最困難的部分。”
但有時,即使是簡單的技術也能奏效:荷蘭西裝品牌Suitsupply設置了“安全購物屏幕”——在試衣鏡前放上了玻璃罩一樣的透明隔斷,隔斷兩邊留出了可供裁縫的雙手穿過的空間,以便為顧客的定制西裝做個性化調整。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Fokke de Jong表示,該公司的多項新措施旨在為顧客提供“購物新常態中的傳統感”。“店內定制時,客戶的行為并沒因此有改變。他們仍然筆直地站著,看著鏡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