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服裝產業再迎盛事 簽約近4百億
河南服裝產業再迎盛事
10月30日,河南省紡織服裝鞋帽產業對接洽談活動在鄭州會展中心舉行,吸引一大批知名企業前來。據組織方河南省商務廳透露,此次活動共有70個項目集體簽約,投資總額385.2億元,合同利用省外資金374.3億元,將對河南服裝產業振興注入更大活力和動力。
“河南服裝紡織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河南省副省長趙建才在洽談會上表示。
洽談會上,趙建才向與會客商介紹,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基礎較好。另外,全省建成大型批發市場100多個,培育了紡織大世界、銀基商貿、天榮時裝、鄭州鞋城、鄭州小商品批發市場等一大批覆蓋全省、輻射中部、影響全國的服裝鞋帽批發市場,十分方便外來服裝企業拓展河南乃至周邊市場。
趙建才表示:“服裝紡織行業是河南重點發展的一個行業。作為我省傳統優勢產業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行業,我們將繼續加大與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合作,加快紡織服裝產業改造升級。”
集群優勢凸顯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河南依托河南及周邊地區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骨干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適度發展棉紡,大力發展化纖,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努力提高深加工生產能力,鼓勵服裝產業做大做強。
截至目前,河南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趨于合理,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涵蓋軋花、紡紗、織布、化纖、印染、服裝、制鞋、紡織機械制造以及產業用紡織品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
趙建才向與會人員介紹:“河南紡織服裝主要產品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中部六省之首。2012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工業企業1514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665.8億元,紗、布、化纖、服裝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居全國第2、第7、第7、第9位。棉紡紗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鄭州化纖女褲銷量全國第一,居全國同類產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記者了解到,目前鄭州、南陽、新鄉、許昌、安陽、商丘等省轄市對河南省紡織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周口市成為河南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已形成產能1550萬雙,年產值15億元的規模。新野、滑縣、尉氏、淇縣、偃師、項城、新密等縣(市)紡織產業集群發展迅猛,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全省14個紡織服裝特色產業集群、鄭州特色紡織服裝綜合功能區建設初具規模。鄭州市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集散地和物流中心。河南服裝產業集群航母已然起航。
趙建才稱:“今后,河南將積極推動14個紡織服裝特色產業集群、周口制鞋產業基地和鄭州特色紡織服裝綜合功能區建設,積極承接化纖、印染、棉紡、織造及非織造布等產業轉移,積極引進西裝、西褲、襯衫、棉服、羽絨服、鞋帽等個性化服裝生產企業和國內外知名運動服裝、休閑服裝企業,加快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鏈條由短到長、產業層次由低到高轉變。”
積極布局
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告訴記者,當前,國際國內紡織服裝鞋帽產業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河南將緊緊圍繞發揮優勢、優化結構、技術引領、龍頭帶動、集聚發展、擴大就業的總體要求,以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紡織產業體系為主線,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突破印染瓶頸制約,培育高端知名品牌,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努力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市場體系完善、空間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談及未來河南服裝產業的發展方向,焦錦淼表示:“河南將大力承接中高檔面料、品牌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產業轉移,突破高端印染環節制約,完善紡織產業鏈條。”重點擴大褲裝、運動休閑服裝等優勢產品規模,加快發展童裝、內衣、工裝等服裝產品。加快擴大與終端紡織品配套的家紡面料、高檔服裝面料生產規模。并積極發展自動化生產線建設,推廣印染新工藝。
通過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河南將打造服裝產業鏈整體優勢,以此發展競爭實力。
“近期將重點推進夏邑、新野、尉氏、扶溝發展全產業鏈紡織服裝集群,布局建設高水平印染和中高檔面料項目,促進紡織和染整一體化發展。推進安陽、鶴壁、新密等發展服裝產業集群,沈丘發展聚酯網產業集群。”焦錦淼表示。
焦錦淼稱,為此,河南將著力培育骨干企業,拓展關聯配套產業,形成集聚效應。并完善服裝配套和物流配送產業體系。重點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節點,1小時經濟圈的服裝配套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周邊、配套能力強的服裝配套產業制造基地。加快建設鄭州紡織品服裝物流中心、貿易中心, 推進安陽、南陽、開封、商丘等市特色紡織品服裝批發零售市場,建設成為集生產、物流、交易、批發為一體的紡織服裝物流功能區,形成“終端產品—生產加工—原材料”一體化物流配送體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