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巴西紡織服裝品牌產品交流論壇
2013年第四季度已過去多半,眾多外貿紡織服裝企業一致認為:海外市場形勢依舊不樂觀,尤其是歐美經濟不景氣,訂單減少、原料及勞動力成本上漲,使得這些主要市場的采購量縮減。如何把寒冬轉化成為暖陽,成為企業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在傳統的歐美市場經濟已經飽和及前景并不明朗的情況下,考驗著企業的應變能力。外貿企業及時調整策略,很多外貿企業利用各種渠道開辟新的營銷戰場,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力,一些企業已瞄準巴西等中南美洲國家新興市場。
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紡織行業巨大的體量、完整的產業鏈、較強的產品開發能力以及越來越國際化的營銷理念,已具備與巴西等中南美洲國家和市場通過供應鏈進行整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條件和基礎。同時,中國紡織企業開拓巴西市場的熱情也十分高漲,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自發在巴西尋找商機。以展會、論壇等作為平臺,快速搭建中巴雙方的交流與合作通道成為最為快捷的方法之一。
近日,“中國巴西紡織服裝品牌產品交流論壇”在巴西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延愷、中國駐巴西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王慶元以及巴西服裝協會總裁RobertoChadad分別為論壇致辭,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宇作主旨發言。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還有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副會長林云峰、中國駐圣保羅總領館經濟商務領事余勇以及中國(巴西)投資開發貿易中心領導。來自中國及巴西的近百位紡織業界代表參加了為期兩天的論壇,EcotexInstitute、蘭精集團等企業代表分別就“著裝理念中的可持續發展”、“紙漿纖維在紡織產業中的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同與會者展開了交流。
加強中巴業界溝通
在論壇上,張延愷表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與國際社會的產業融合、協同合作。巴西的服裝產業發展相對成熟,對中國生產的面料有需求,從貿易到合作生產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面對中國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兩國在服裝的設計、品牌建設和市場銷售方面都有很多合作機會。希望中國紡織業界通過本次活動,加強與巴西紡織業界的溝通,消除兩國行業間的隔閡與誤解,資源整合,互補合作,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王慶元表示,中巴兩國自1974年建交以來,雙方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領域都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合作。近年來,紡織服裝貿易在兩國間的比重日益加強。希望中巴兩國紡織行業能夠通過舉辦展覽、論壇、技術交流等活動加強聯系與溝通,發揮各自產業鏈優勢。中國紡織品服裝市場潛力巨大,也期待更多的巴西紡織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王慶元同時還表示,中國駐巴西大使館以及他本人愿意為中巴兩國業界的交流合作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與支持。
RobertoChadad介紹,紡織工業是巴西傳統的工業之一,在國民經濟、勞動就業等領域占據重要比重。近些年,巴西紡織服裝對外貿易逆差金額加大,一方面說明巴西紡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下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業界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所致。“在巴西國內雖然有些聲音表示希望能夠減少國際貿易來保護當地經濟,但行業主流聲音認為,國際化是實現發展的必由之路。巴西紡織業十分重視與各國紡織業同行間的交流與合作,也非常歡迎中國紡織業界來巴西辦展、開展交流活動。”
王宇為論壇作主旨發言時說,巴西紡織工業擁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無論是原料產業、紡織產業還是成品產業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可謂齊頭并進。在這三大部分中,服裝、家紡等成品加工業不論是從事加工的企業總量、就業人數還是產值,都堪稱行業的主體。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國與巴西的產業實現完美對接。“中國是巴西第一大紡織品服裝進口國,巴西目前在中國出口市場中排在第19位。2008年~2012年的5年間,雙邊紡織品服裝貿易額擴大了1.3倍。而且,巴西是中國棉花進口的主要來源國,近年自巴西棉花進口量連續增長,5年間增長14.1倍。雙方產業互補,具有進一步合作、發展的空間。巴西對華出口盡管基數不大,但增幅巨大,而且巴西產品具有鮮明特色,在中國市場大有發展潛力。中國對巴西的出口也需要進一步實現精細化,更好地鍥合巴西的產業與市場需求,從而實現取長補短,合作共贏。”
最后,王宇表示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愿意為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搭建平臺,同時也希望通過與巴西行業組織的合作幫助巴西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并與巴西服裝協會等巴西同行定期組織兩國企業的對接洽談活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