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新定義勞動密集型產業
貌似很高深很專業的新產業革命那些事,其實已經開始在我們生活中悄悄滲透。全國第一家3D打印的照相館據說已在西安開張,今后用這種新技術打印出來的,將不是平面的照片,而是立體成型的“縮微人”,大小和表情都由你拍照所要求的技術參數決定。在電影《十二生肖》中,有一段假獸首出籠的過程,就是那邊廂數據遠程輸入,這邊廂就用3D技術快速成型了。
種種現象都指向一個事實:生產制造對勞動力的高度依賴時代行將結束。承擔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戰略研究課題的上海海關學院石良平工作室日前舉行專題研討會,聚焦中國如何應對。與會專家認為,生產制造領域的發展新趨勢,對一直以來以勞動密集型產業見長的中國制造而言,其影響恐怕不是一點點。
美國“再工業化”本質究竟是什么
美國想要做什么呢?僅僅是要制造業的加工部分回流,僅僅是為了增加一些就業崗位嗎?非也。
美國著名的波士頓咨詢公司做過研究,研究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研究認為,如果勞動力成本的增長速度按目前趨勢發展到2020年,可以估計,將接近美國最欠發達州的勞動力成本,再加上運輸成本的提高,他們相信很多加工貿易企業回流美國是劃算的。這次我們黨的十八大提出,未來城鄉人均收入要翻一番,這個目標若要實現,我國未來的勞動力成本必會有很大提高,這對加工制造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事實上,美國對生產加工制造成本的精心研究,是為重新定義勞動密集型產業做基礎的。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是生產的主要提供者,而今后隨著新技術革命的推進,生產者可以不是人,而是機器,或者說機器人。造一個機器人,也許成本不便宜,肯定比用一個人貴,但如果一個機器人可以代替10個人甚至100個1000個人,那么這樣的替代顯然是高效而經濟的。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可替代性,美國要從技術上重新定義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產品,賦予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全新的內涵。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芮明杰教授認為,在制造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推動下,美國將不遺余力,重奪并維持世界制造業的領袖地位。在這樣的條件下,為解決本國的就業問題,需要把加工貿易環節通過技術上的載體引回美國。美國加上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也是中國出口最主要市場。此舉會對我國加工貿易形態以及整個制造業產生很大影響,“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
據悉,美國已經為“再工業化”做人才儲備。美國制造業協會曾經提出四大雄心勃勃的目標:一是成為世界上最佳的制造業投資地;二是保持制造業的領先地位,提供大量高端制造;三是使其制造業產品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份額;四是培養世界級的制造業領導人才。為此,美國采取了許多措施,包括MIT(麻省理工學院)和世界制造企業合作培養高端的制造復合型人才。
中國也得轉變觀念勿以新舊論去留
以往討論加工貿易升級換代騰籠換鳥,主要聚焦于制造的產品是“傳統產品”還是“高新技術產品”。這兩個概念,傳統產品主要指的是我國的傳統產業和產品,如鞋帽箱包、紡織服裝、家具玩具等。高新技術產品,如電子產品、電腦等。上海海關學院段景輝博士著文指出,有些學者認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就是要讓企業放棄生產服裝鞋帽,而改為生產筆記本電腦。因為傳統產品往往被認為是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高能耗、高污染、粗加工、勞動密集型的;相反,高新技術產品往往被認為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其實,這里存在著極大的誤區。
傳統產品一般是生活和工業必需品,從世界范圍看,傳統產品需求量很大,也是我們傳統優勢出口產品。據外媒報道,2012年倫敦奧運會全部煙花和六成以上體育用品產自中國。目前,我國在傳統加工貿易產品領域占有很高的國際市場份額。2011年,我國出口傳統商品總值達3857.6億美元。對高新技術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固然必須大力發展,但并不意味著要替代傳統產品。我們要做的是推動傳統產業、產品不斷提高檔次和附加值,“只有落后的技術,沒有落后的產品”,必需品更有無限市場潛力。
{page_break}
段景輝建議,運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品檔次,運用新的原料,吸收新的技術,開發新的功能,創造新的工藝,提高傳統產品的高附加值。
傳統產品,可以設定目標為品質更高、設計更人性化、更環保和“聰明”的進階型產品。例如城市公交系統,國際上興起一種100%低地板有軌電車,它的地板只有20-35厘米高,僅相當于普通建筑一兩個臺階的高度,老年人上下比現在的普通公交車方便、安全,很貼近日益老齡化的城市需求。這種有軌電車還有便捷、節能環保、噪音低、適用性強、相對地鐵投資少建設周期短等優勢,據了解已有30多個國家的140多個城市開通了低地板有軌電車系統。記者聽西門子中國高級副總裁賀鈞介紹,許多城市把低地板有軌電車打造成城市名片,特意設計能代表城市形象的車頭造型,我國的西安已經有意建造古都風貌有軌電車系統。中國南車(601766,股吧)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2012年6月與西門子簽署100%低地板有軌電車《長期合作協議》及《技術許可協議》,成為我國首家引進該項技術的企業。
再舉一個“低端”的例子,衛生紙。有些公廁明確要求“廁紙入簍”,因為衛生紙質量太好,厚密結實,容易堵塞馬桶。但這些用過的衛生紙在紙簍里散發異味、孳生細菌,垃圾處理又增加了環衛負擔。記者在日本旅游時看到,生活用紙的水溶性都很好,用過的全部丟進馬桶,垃圾大大減量。生產水溶性好、又耐用的生活用紙,不也是利國利民的好產品?
三種模式的自我提升之道
我國傳統加工貿易集中地區,多在艱難地探索轉型升級的出路,經濟學專家經過調研,歸納為東莞模式和蘇州模式,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金芳研究員另外提出了一個寧波模式。
三種模式,都基于本身的先天條件,走上了差異化的轉型之路。海關學院姚海華博士概括,東莞的加工貿易模式為“來料加工”,企業以港商臺商為主,規模較小,在香港接訂單、到東莞生產、運出去銷售,東莞的功能相當于一個生產車間,來料加工企業甚至不是一個獨立的企業,盈利方式是照單生產結算加工費。蘇州的加工貿易主體是規模較大的外商獨資企業,情況比東莞樂觀,因為隨著跨國公司總部陸續在上海、蘇州落戶,其核心技術有望內遷,對于通過像蘇州這種以進料加工為主的貿易模式對本土產業結構的提升也有望實現。而東莞加工貿易企業如果不向勞動力成本仍低廉的地區遷移,首先要轉變企業形態,然后圍繞當地規劃的新產業,自主創新,成為新產業鏈配套分工中的一環。金芳研究員觀察到的寧波模式,與東莞模式較接近,大量民營中小企業通過分享訂單發展起了生產能力,不同的是訂單主要來自本地大企業,與外資幾乎沒有關系。寧波加工企業大多注冊了自己的品牌,試圖向品牌商發展。
三種模式異曲同工,都證明著我國暫時不能剝離制造業去憑空“轉型升級”。美國的“再工業化”,對“中國制造”更應看成一個好消息。只要我們能向微笑曲線兩端向上攀升,占據更長的價值鏈,制造業絕非夕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