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元素將被引入家紡設計
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大變革的發展時代,人們的思想意識、藝術思維空前活躍,社會空前進步,中國藝術家的任務是設計、研究、創造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廣泛地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研究和傳播,使中國畫藝術在不斷創新中體現“東風西漸”的態勢。筆者認為,隨著中國畫藝術的推廣和家紡工藝的不斷完善,它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家紡產品的研發創新,完善家紡企業的發展戰略。
中國畫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千百年來,藝術家創造、積累了數不勝數的筆墨技法及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這些在當今的藝術設計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以我國刺繡為例,它的選材及表現手法大都以中國畫藝術為主,形成了十幾個著名流派,如湘繡、蘇繡、粵繡、蜀繡等。其中,湘繡以著色富于層次,繡品若畫為特色。
睿智的中國藝術家們并不滿足于對傳統技法的沿用和繼承,執著地尋求全新的表現方法和意趣,追求著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語言。中國畫藝術的這些表現技法和藝術表現形式是我國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藝術,是各民族的瑰寶,也是我國家紡設計的靈感來源。
運用中國畫進行家紡設計的可行性
藝術家在創作中不斷尋求適合自己的流行元素,了解當今的時尚風向,并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讓作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又不失時尚感。這既是我國藝術家努力追求的目標,又是我國家紡設計師追求的目標。設計應該簡單、大方、寓意豐富,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設計師需要掌握流行色,大膽使用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的中國繪畫藝術進行家紡圖案設計,挖掘適合家紡產品創意的藝術語言,進行新產品開發和視覺審美新風格的探索,讓中國畫藝術在家紡產品設計中得到恰如其分的運用,其可行性歸納如下:
(1)在室內環境陳設中得到統一
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的是“統一”,即作品的整體美,這種美是人工美與自然美的融合,是藝術品組成部分之間的統一、和諧,是設計者或使用者的情感與周圍環境的交融。在家紡設計中,我們對中國畫藝術的運用首先考慮的是家紡產品與室內環境相統一。室內環境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需要而形成的一個封閉空間,在實際生活中,不同的使用目的會產生不同的室內環境。對不同環境功能的把握是進行室內裝飾的前提,也是我們進行家紡設計的基礎,因此中國繪畫藝術運用在家紡產品的設計中需要與室內空間環境相統一,與房屋的功能相適應。
其次,中國畫藝術在家紡產品設計中的運用要與室內裝飾風格相統一,即設計師在進行紡織品設計時,能使產品適應室內風格的主旋律,融入到室內風格的大環境中,與房屋的其他裝飾主體(如家具、陳設、花木等)相協調。
(2)中國畫藝術圖案審美的優勢
中國畫藝術的視覺審美功能化開發,使它在圖案創意、形式美構成、東西方造型藝術語言運用及手工感覺的追求方面,獨具審美優勢。在家紡產品的設計中運用中國畫藝術圖案,可使圖案風格別開生面,令人駐足凝神。運用工筆手法表現的家紡圖案能將產品定位于極高的格調。細膩精美的圖案體現了中國民族的傳統特色,寫實與裝飾相得益彰,顯示出濃厚的東方神韻。運用中國水墨畫大寫意的造型手法,酣暢淋漓地潑染而成的花型,自由、奔放,不拘泥于細節的精描細繪,顯得流暢灑脫,色彩濃重而清新,整幅產品散發出濃烈的浪漫主義氣息。
就圖案形式構成而言,中國畫藝術的主要特征是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也可集點、線、面之大成,不拘泥于成法,新意迭出,拓寬了家紡設計師的藝術視野,豐富了家紡設計師的創作語言。另外,用中國畫技法手繪制作圖案與計算機繪圖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不論圖像寫實、抽象,還是寫意,其圖案的視覺效果都非常靈活多變、色彩豐富自然,并在遵循對稱與均衡、韻律與節奏、多樣與統一、質感與肌理、調和與對比等形式美法則的基礎上,以中國畫藝術圖案視覺審美引人眼球,美不勝收,耐人尋味。
(3)適應多種材料
用中國畫藝術表現的圖案應用在紡織面料上,最早是絲織品,現代運用得較為普遍的是真絲面料,如我國蘇州很多的真絲產品服裝、絲巾等廣泛運用了中國的繪畫藝術,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此外,隨著工藝的不斷進步,用中國畫藝術表現的圖案廣泛應用于純紡面料、混紡面料、交織面料,以及薄型面料如棉、麻、絲,厚型面料如新型改性滌綸面料等。在各種工藝的優化、保證產品舒適度的前提下,應用了中國畫藝術表現形式的圖案不斷豐富著家紡面料的視覺美感,豐富了國產面料的花色品種,豐富了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我國家紡產品檔次,滿足了現代人對“家紡文化”這一更高層次的追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